場外資金增援 滬指有望挑戰2200點大關
上周滬指雖然盤中創出收盤新低2029點,但隨著消息面的暖風頻吹,股指的回穩信號也日趨顯現,前半周多空雙方圍繞5日均線持續拉鋸的過程中,盤中各板塊下跌意愿不斷減弱,結構型機會凸顯的背后,反映出來的是多頭力量已經悄然占據上風,而上周五的中陽線更是進一步宣泄出醞釀許久的做多動能。我們認為,近期國內外因素受A股的影響都相對趨于正面,股指繼續向上反彈的概率偏大。
從國內因素來看,對經濟運行的預期以及政策面的變化仍是主導市場走勢的兩大因素。首先,經濟運行狀態上,最新公布的PMI數據創出近期新低,但股指此前的回落走勢已經基本消化PMI數據的負面影響,未來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相對積極的信號。一是最新公布的非制造業的PMI數據呈現出走高的格局,表明的是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所帶來的自然結果,同時當前的增速水平也仍處于管理層主動調控的范圍之內。是周末公布的8月CPI數據為2%,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雖然較7月有所反彈,但整體仍處于較低的水平,考慮到9、10月份翹尾因素仍將回落,全年數據預計不會超過3%,這也為貨幣政策的調控繼續留出了足夠的回旋余地。
其次,從近期管理層的表態以及對項目的審批來看,托底意圖明顯。一方面,發改委連續2天批復60個基建金融項目,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信號,而相應受益板塊,如鐵路、機械、水泥等在盤中持續走高也表明市場基本認可管理層的舉動。另一方面,9月份將再度進入央行貨幣政策的寬松窗口,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的概率都將有所加大,一旦政策得以兌現,配合此前的幾次政策寬松,所形成的政策紅利將對A股形成正面疊加效應。此外,證監會悄然暫緩了IPO的審批節奏本身已經透露出對A股的呵護意圖。
國外方面,上周歐洲央行兌現此前的市場預期,表示將在二級市場無上限地購買歐元區政府債券,并將全力維護歐元區的完整性。此舉不僅緩和了市場對歐債危機進一步蔓延的擔憂,同時也為提振市場對歐盟發展前景以及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回顧近期A股的運行節奏可以看到,各板塊輪動的特征較為清晰。在經歷了前期地產、券商以及保險等權重板塊的補跌走勢之后,8月中下旬以創業板和中小板為主的二、三線品種也出現了快速的恐慌性下挫,這也意味著A股各板塊在9月初已經基本完成了一次較為完整的下跌周期,做空動能也因此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釋放,這既是對部分利空因素的消化,同時也使得技術性反彈的要求變得更為強烈。從上周的盤面表現來看,以觸摸屏、3D打印等為主題材、概念股率先活躍,也容易快速的聚集市場人氣,而在上周五股指的強勁回升的過程中,則是由煤炭、有色、券商等權重股主動扛起領漲旗幟,進一步穩定了市場情緒,這種板塊之間的相互輪動上行將有助于構成市場內在的上漲推動力,伴隨著成交量能的穩步放大,尤其是滬市單日量能水平放大至千億元附近,場外資金的逐步增援將使得滬指有望繼續向上挑戰2200點大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