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困境緩解 股指下跌空間有限
縱觀近期股指走勢,從2132點鉆石底的多空爭辯到昨日盤中跌破2050點,市場情緒較前期已然降至冰點。股指創出近三年新低、強勢股紛紛步入補跌行列似乎預示著底部特征的顯現;然而,基本面尚無實質性好轉、中報業績地雷頻現的狀況下,股指峰回路轉仍需等待。總體來看,雖然不排除股指繼續下探的可能,但是在回購潮、轉融資的支撐下,藍籌股的投資機會開始大于風險,股指下跌空間有限,可關注受益于轉融通啟動的券商、保險、等板塊的投資機會。
股指步入加速趕底階段
近期市場大致呈現出題材股補跌、權重股不作為、股指持續低迷的格局。強勢品種的補跌似乎從8月初就已經拉開序幕。首先,從白酒股的高高在上,到以張裕A、貴州茅臺的持續補跌,從農林牧漁、醫藥股題材品種的反復活躍,到以獐子島、荃銀高科為代表的個股一瀉千里,從房地產、券商板塊高呼業績增長到理性回歸,股指起伏似乎經歷了擠壓泡沫的過程。昨日中小板指創出近期新低,創業板指放量下跌技術破位,以酒類、醫藥、農業、電子等題材品種位居跌幅榜前列,市場再次涌現補跌潮。雖然尚不能從強勢股的補跌推斷調整是否結束,但市場的加速下跌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風險。
除了題材品種的補跌,有色金屬、煤炭、鋼鐵、地產等強周期品種的持續調整也令市場哀鴻遍野。根據最新的業績公告,17家鋼鐵行業公布業績虧損,29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明顯下滑。地產調控的壓力以及業績預期落空令周期類產業面臨困境。就基本面而言,經濟持續下行與政策落空,使投資者依賴預期上漲的邏輯被打破,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過,隨著周期類品種與題材品種的雙雙調整,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降低,短期下跌有望步入尾聲。
轉融資有望緩解困境
雖然昨日股指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受到轉融通正式啟動影響的券商、銀行、保險板塊成為穩定股指的“得力干將”,券商板塊逆勢上漲,引發資金關注。券商首日轉融資規模達50億元的消息成為最大動力,整體而言,轉融資業務的啟動或將緩解目前的困境。
關于轉融資先行,費率收入無疑會為券商的盈利增添新的亮點。轉融通業務規則中提到,按照不同期限檔次設置相應的轉融資、轉融券費率,其中轉融資費率以央行的金融機構半年期貸款利率為參考,根據市場資金供求情況公布。目前金融機構半年期貸款利率為5.6%,而證券公司轉融資業務的費率大致略高于這一水準,對試點券商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在目前持續的弱勢格局下,轉融資先行無疑出于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從資金規模分析,短期轉融通規模約為400億元,中期約為1800億元。長期來看,融資融券(含轉融通)規模可以達到市值的1%左右,同時,融資融券規模將隨市值增長而增長。雖然近期張裕A、潞安環能、廣晟有色等融券做空標的令市場承壓,但轉融資先行為市場注入的資金不容小覷。同時,轉融通業務對促進的流動性意義重大,對改善券商、銀行、保險行業的業績最為顯著,而試點券商無疑成為最大受益者。
藍籌回購潮支撐股指
繼寶鋼股份提出50億元回購方案后,中國南車緊隨其后,大股東以增持方式接力藍籌增持回購潮。根據消息顯示,截至7月31日,滬深兩市已有71家公司股價“破凈”。藍籌股的回購以及匯金公司的增持,均凸顯出目前的藍籌板塊處于價值洼地。客觀而言,藍籌板塊的投資機會遠勝于風險。
從貨幣層面分析,近期央行頻頻使用逆回購而非降準,并非政策停滯。原因在于外匯占款持續低位,可使用的人民幣資產相對有限,貨幣調控手段已從直接調控轉向間接調控,但貨幣流動性寬松格局依然延續。即便短期貨幣放松對股指形成正面影響,但依然治標不治本。股指需要擺脫重重困境方能走出底部。
對于周期板塊而言,經濟持續疲弱、企業處于去庫存化階段、開工需求不足才是目前的癥結。股指弱勢格局雖無法改觀,但股東回購、發行量減緩以及轉融資等渠道與手段有助于提升投資者信心,對沖經濟下滑風險,封鎖股指下行空間。
綜合來看,股指目前處于震蕩筑底階段,不排除繼續下探的可能,但下跌空間有限,投資者無須恐慌。投資策略方面,可關注受益于轉融通啟動的券商、保險、銀行等板塊的投資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