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下行趨勢未變 長期盤底概率較大
好景不長,上周未能延續之前的反彈格局,并且周k線呈現陰包陽的不利形態,同時成交量再度萎縮,尤其是下半周滬指單邊成交量不足400億元。而從兩市股指來看,深證成指已經再創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上證綜指再度逼近2100點整數關口。從盤面來看,兩市板塊跌多漲少,兩市僅一成板塊逆勢上揚,其中電子支付、房地產、農林牧漁位居漲幅榜前三,相反期貨、券商、保險等板塊跌幅居前,整體跌幅在10%左右。
短期通脹將抬頭
盡管7月CPI跌破2%,短期抗通脹形勢一片大好,但是通過分析我們認為,后市通脹或將抬頭。前期隨著全球自然災害的頻發,包括國際大米在內的飆升,輸入型通脹的壓力不可小覷。而縱觀國內中秋、國慶臨近,食用油價格再有漲價呼聲,伴隨著國內93號汽油價格重返7時代,內憂外患短期國內通脹抬頭的壓力不斷攀升。受此影響,下半年雖仍有進一步下調存準率和降息的空間,但是央行對此定會慎用。因此,這對下半年市場流動性或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對股指的上漲空間也會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投資者對于應該保持理性。
實體經濟下行趨勢未變
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大家并不陌生,同時發電量的多少也可以比較清晰地反映實體經濟。在仍以火電為主的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其上游煤炭價格有可以反映發電量的情況。據最新情況表明,8月初以來廣州港等地的煤炭庫存水平開始減少,環渤海動力煤價格也連續兩周持平,這似乎表明實體經濟初有企穩跡象,但是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認為并非如此。動力煤價格的短期企穩源于山西、陜西、內蒙等主要產地部分動力煤生產企業的自主性停產、限產所致。7月份發電量的小幅回升與夏季用電高峰不無關系。長期來看,我國月底發電量增速水平仍處于一個下降過程之中,對于發電量和煤炭價格等指標后市值得長期跟蹤。
仍需做好持久戰準備
在前期市場反彈過程中,我們曾表明“這波反彈走不高、走不遠”的觀點,從上周市場的表現來看似乎驗證了這一觀點。對于后市,我們堅持“目前股指不具備發動中期行情的條件,向下調整仍是主基調”的判斷。即便如市場所期,三季度短期企穩,但是企穩并不意味著反彈。同樣,目前股指雖處于估值底部,向下的空間確實有限,但這也不意味著大級別上漲行情一定會到來。在國外債務危機仍未淡去、國內經濟轉型仍未成功之前,股市長期維持在相對低位的可能性較大,因此投資者仍需做好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在右側行情沒有確認之前,控制好倉位不失為一條良策。同時,對于激進投資者而言,降低盈利預期,做好止盈止損仍是關鍵。
(執業證書編號:S0600612070017)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