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恐慌情緒開始修正 關注三大投資主線
7月經濟數據低于市場預期,近期政策調整的可能性加大,這是周四市場反彈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市場在經歷了三個月的漫長調整之后,非理性的恐慌情緒逐步開始修正,也為技術性反彈提供了相對堅實的基礎。展望下一階段,我們預計市場反彈將向縱深發展,部分周期品價格反彈、下游毛利率好轉、確定性的投資方向都有望成為結構性的運行主線。
經濟數據低于預期
從市場此前的一致預期來看,7月國內經濟將呈現出緩中趨穩的特征。但令市場意外的是,周四公布的數據并沒有證實這一點。一是工業生產繼續回落。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較6月下滑0.3個百分點,反映出去庫存化的進程仍在延續。二是終端需求依舊低迷。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較前期下滑0.6個百分點。此外,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4%,與前期基本持平,并沒有出現市場預期中的反彈。
我們認為,7月國內經濟數據明顯低于市場預期,這將對中期A股市場運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一是部分投資者認為隨著國內“穩增長”措施的落實,經濟增長將趨于平穩,環境或將支撐A股市場運行。不過,7月數據反映出的經濟低迷,將沖擊其相對樂觀的投資思路;二是前期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有所加大,但國內經濟回暖的跡象并不明顯,投資者可能開始懷疑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我們認為,7月經濟數據的出臺某種程度上并沒有減少市場分歧,反而使得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分歧更加顯著。我們預計市場預期將進入一段混沌期,基本面因素難以正面推動股指運行。
貨幣環境穩定適中
數據出臺之后,投資者目光將更多集中在政策的調整上。不過,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提出,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仍將以預調微調為主。另一方面,今年政策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即便出臺進一步的經濟刺激計劃,力度也難過于激進。整體而言,在強化服務實體的過程中,貨幣環境將趨于穩定適中,我們認為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一是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仍然強調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與靈活性”,但近期表述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有效性”已經取代了“靈活性”,央行開始關注信貸資金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預計存貸比口徑調整、地方融資平臺選擇性松動或將提上日程。
二是加大預調微調力度。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次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并擴大了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空間。我們認為“加大”即意味著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基準利率仍有調整空間。綜合公開市場投放、存款準備金繳款壓力、外匯占款低位增長,預計8月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概率較大。
關注三大投資主線
短周期的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催生了市場對政策調整的希冀,A股現階段反彈或受益于此。展望下一階段,在非理性的恐慌性下跌之后,市場有望繼續修正前期的悲觀情緒,A股反彈有望向縱深發展。從具體的投資策略來看,我們建議投資者從以下三個角度尋找投資機會:
一是沿著周期品價格反彈的主線。成品油價格在經歷連續下調之后,再次進入向上調整的時間窗口;環渤海煤價指數止跌,部分品種價格反彈;季節性與需求結構性企穩的共振之下,PTA、粘膠短長絲、VE等品種的價格均出現連續反彈。建議投資者沿著價格企穩回升的邏輯,關注部分化工、醫藥、煤炭以及有色等板塊的投資機會。
二是沿著制造業毛利企穩的主線。從7月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來看,PPI采掘環比下降3.7%,PPI原材料環比下降1.5%,而PPI加工環比下降幅度僅0.5%。這意味著上游生產資料跌幅遠大于下游產品,下游制造業毛利率開始企穩。另一方面,如果三季度國內需求也逐步趨于穩定,部分制造業盈利將出現階段性好轉。
三是沿著確定性投資方向的主線。既然“穩定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那么投資鏈條應該會有一些行業會出現確定性的改善,而前期地方政府出臺的各項規劃也表明投資沖動依然存在。我們認為,若7月信貸數據呈現出明顯優化,則鐵路、工程機械、水利以及水泥等行業將迎來階段性投資機會。 (中原證券 李俊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