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缺主流領漲品種 面臨技術性反彈第一道坎
周二市場表現粘滯,量能放大但并不急于上攻,上周指數波幅收窄到0.5%之內,中小盤股相對活躍,平均股價漲幅大幅領先指數漲幅。盡管有外盤大漲和新三板加速之類的多空因素干擾,但A股表現整體平穩,自2100點出現之后,指數保持了短周期的溫和回升。
短期指數回升的動力更多來自于中長期下跌品種的反彈,早于市場企穩的部分、資源類權重股并未有太強表現,地產股繼續在政策的困擾下萎靡不振。上證指數在周線六連陰(最近13周中有10周收陰)后進入技術性反彈階段,從熱點和技術形態來看都印證這一特征,隨著指數逼近30日均線,反彈面臨第一道坎,亦顯示出一定的技術性壓力。長達3個月的調整后,部分技術指標開始回歸,例如KDJ指標有可能出現周線級別金叉,反彈存在延續可能,當然也需要熱點輪換、量能放大和外部因素的驗證。
本周是經濟數據的密集披露期,物價指數料將繼續走低,而與經濟增速相關的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將是投資者的關注焦點,即便不能由此推導出經濟未來的走向,也會對市短期場情緒構成較大影響。不得不提的是,在經濟增長下臺階背景下,圍繞的經濟預測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而股市自身的投機性、兩極化色彩則更加濃重,系統性特征正在下降,指數的預測意義也在弱化。A股市場正變得日益成熟,對于與微觀的反映也變得更加有效率。
市場下行中,各種風險由此得到釋放,資金回流也只是時間問題,中期資金等待的是某些經濟角度的驗證信號。經濟先行指標中PMI有改善跡象,庫存去化已近尾聲,但需求偏弱、資產價格較低的情況下補庫存沖動較低,意味著經濟軟著陸之后的回升也將是低速溫和的。
從市場中期判斷而言,無論從技術分析、市場情緒或外部環境判斷,2100點并不是個很可靠的低點,但階段性底部已在構筑之中,只是在點位和驗證信號上還略有欠缺,市場心態的修復會令行情反復多變,品種已慢慢呈現低位抵抗的態勢,只是還缺乏主流的領漲品種。未來市場的差異化將始終維持,擇股應優先于擇時,而時機的判斷價值將體現在倉位的控制能力上。
(執業證書:S1230611040007)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