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基調持續加力 預期修復促成“反彈季”
東方證券 魏穎捷
“絕望中孕育希望”的定律再次應驗,無論是印花稅下調短期無望,還是新三板擴容,都屬于利空,但卻放量上行,突破5月底以來的下降趨勢線。主流悲觀預期詬病A股的核心邏輯是擴容和經濟基本面,這點無可厚非,但任何底部階段都不乏反彈,8月政策偏多的基調將逐步替代經濟基本面來主導市場,來自于企業盈利的擔憂將出現階段性的緩解,市場也將迎來久違的“反彈季”。
政策基調持續加力
回首7月,貨幣政策逐步轉向、保增長重要性日益突出等利好已逐步顯現,A股逆政策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內在悲觀情緒的極致釋放。悲觀情緒和政策利好如同兩股力量的角逐,而7月恰恰是悲觀情緒盛極而衰的切換點。證監會連續4天力挺、保險資金入市上限放寬、QFII額度持續上移等信號都顯示政策層面將逐步實施積極的股市政策。
誠然上述利好短期、甚至是中期難以扭轉經濟下行的周期,但A股作為政策預期的晴雨表,自然會做出正向回應。類似的案例在過去10年、20年中比比皆是。短期而言,政策基調持續加力是個不容忽視的信號,說明管理層對于A股的低迷已經高度重視;倘若市場繼續低迷,不排除將出臺更有力的政策組合拳,這無疑將封鎖市場的下跌空間。
預期修復主導波段反彈
三季度市場出現周線級別反彈將是大概率事件,性質類似于2011年6月底以及今年春節后的反彈。經濟下行周期以及轉型的痛楚自然需要市場去熬,但“熬”并不意味著A股只跌不漲。從多個角度考慮,三季度是兌現周線級別反彈的最佳時機。雖然談論A股的大底以及牛市為時過早,但8月整體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經濟政策上,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中求進”后,未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的取向基本確立,8月將成為各省市經濟刺激政策的關鍵釋放期,這不但是短期穩增長的需要,更是地方政府實現經濟轉型、開啟新的升級版本GDP錦標賽的需要,同時,“促進民間資本投資”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選項之一。在傳統模式遇到瓶頸時,啟動民間投資或將有實質性推動,對此我們無需過于悲觀。
梳理當下我們所處的大環境:人口紅利正在消退、外向型模式遭遇成本和需求雙瓶頸、鋼筋水泥模式達到臨界點,在此背景下,政策會變得更加積極、也更容易超出預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等都是潛在的、足以讓資本市場興奮的題材,只是目前仍處于模糊階段。而A股向來都反應市場預期,包括經濟預期、政策預期、流動性預期、制度預期等,而這些預期在經歷了二季度的觸底后,在三季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這也構成了A股反彈的源動力。
反彈或“細水長流”
雖說藍籌投資是管理層倡導的方向,但藍籌并不等同于權重。從今年中報的盈利情況來看,鋼鐵、水泥、煤炭等傳統的權重股反彈空間有限,加之此類品種在前期股指下跌過程中較為抗跌,因而其反彈空間有限,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股指的反彈空間。相反,的小盤股、符合轉型以及民間投資的主題投資類品種有可能成為反彈的主力,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參與資金對于未來市場風格的預判,即符合政策導向的中小盤仍可能是反彈的核心。因而8月的反彈仍將呈現出“指數搭臺、個股唱戲”的局面,只是唱戲的并非清一色的小盤股,主角將是那些環比業績改善的超跌小盤以及符合轉型和政策導向的中小盤股。
此外,有一個市場特征值得高度重視,即先前市場形成一致悲觀預期的創業板是7月調整幅度最小的分類指數,在近幾個交易日的反彈過程中,創業板指數反而成為量能釋放最為充分、走勢最為強勁的指數,本周一更是出現“一陽穿多線”的強勢K線。做多資金敢于狙擊市場最為悲觀的創業板,這種逆向投資的思維充分說明了做多資金的堅決。既然做多資金敢于逆著新三板擴容、首批創業板大非解禁、業績變臉等多重利空而抄底,那么這次反彈恐怕將一改此前一日游或者幾日游的性質,持續時間至少在兩周以上。
策略方面,在大環境偏暖的背景下,糾結指數不如精選主題。從指數來看,前期陰跌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套牢盤,倘若快速放量上攻,容易夭折,因此進二退一、區間震蕩的概率更大。除非出現快速放量沖高,否則投資者可以耐心做多。具體主題可以關注地方投資項目重啟下的超跌反彈,如稀有金屬、機械、家電等超跌品種;事件方面,智慧城市概念以及現代煤化工項目審批放開利好上游工程建設及設備制造商值得留意。(魏穎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