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跌勢有望趨緩 結構性機會將重現
本周滬綜指在連續創出新低、逼近2100點之際展開反彈,不過昨日再度調整。在經濟數據下跌趨緩企穩、政策再次強調增長與就業的引導下,后市股指跌勢有望趨緩。不過由于此輪刺激政策力度弱于2009年,對周期性行業盈利改善作用有限,預計此類品種更多是脈沖式反彈,市場中為數不多的投資機會依然集中于穩定增長的板塊。近期白酒、醫藥等前期強勢板塊的補跌,有望為投資者迎來新一輪逢低吸納的機會。
穩增長基調層次上升
日前公布的7月國內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1%,比上月的50.2%微幅下滑,創下近八個月以來的新低。但從歷史同期環比走勢來看,今年環比回落幅度僅有0.1%,遠遠小于過去5年平均水平,排除季節性因素,7月PMI數據呈現企穩跡象。其中,中小企業處于臨界點以下但環比回升,大型企業PMI處于臨界點以上但環比繼續回落,表明大型企業境況雖好于中小企業但依然在收縮,而中小企業惡化程度有所緩解。這一點從匯豐7月PMI終值也體現出來,該數值7月終值為49.3,低于一周之前公布的初值49.5但高于6月終值48.2。
從分項數據來看,企業去庫存壓力減弱,但需求依然疲弱。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5%,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庫存繼續減少,但幅度有所趨緩;生產指數為51.8%,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生產增速放緩;從需求端來看,新訂單指數為49.0%,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市場需求繼續回落。
失業作為經濟回落的滯后效應正在顯現,官方PMI指數中從業人員指數已經從今年3月的51%逐步下滑到7月的49.5%,低于榮枯線以下,就業問題開始逐步顯現。在年中經濟工作會議之季,“穩增長”表態已由國務院層面上升到政治局層面。中央已經給下半年經濟定調,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堅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從歷年來看,三季度對全年經濟運行狀況影響甚重,如果三季度不能扭轉頹勢,四季度會更加困難,因而經濟工作會議之后,預計會有更多“穩增長”政策推出,為當前已有企穩跡象的經濟加一把力。
外圍環境有驚無險
目前德國無論從民眾還是領導層對于希臘退出已經持不阻止姿態,本周默克爾所屬政黨即反對授予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執照,不允許ESM有資格獲取歐央行流動性。這一表態顯示與法意聯盟背道而馳,他們在為爭取ESM此項牌照積極斡旋。近期歐洲央行發出強勢聲音,歐元央行行長、意大利人德拉吉在7月26日對外聲稱,一定會竭盡所能挽救歐元。在歐洲央行8月議息會議之前發出此類聲音,自然讓投資者興趣大增,降低基準利率等預期不斷攀升。但不惜一切捍衛歐元的姿態剛發出,德拉吉即受到內部審查,其作為歐洲央行行長的獨立性受到質疑。此時此刻受到質疑調查,內部博弈可見一斑。
近期全球央行都在召開議息會議,重點是看歐洲央行的行動。已經結束的美聯儲8月議息會議并未推出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只是重申維持0%-0.25%的超低利率到2014年末,且扭曲操作不變。雖然美國經濟增速、就業、通脹在二季度全部回落,但是依然沒有歐元區創歷史的11.2%失業率那么驚悚,歐洲央行的動作預計會比美聯儲大。
8月份外圍環境依然不會平靜,但歐豬們下一個償債高峰將在10月份,如西班牙10月份有283歐元債務到期為年內峰值,這期間歐元區各國更多是為下一階段拯救行動進行討價還價,應不會出現二季度驚濤駭浪的局面。而國內經濟有望在政策推動下企穩回升,但由于刺激政策難以呈現出2009年效應,對周期性行業的拉動作用有限,因而,周期性行業盈利改善程度難以寄予厚望,部分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僅是減虧或扭虧而已,未來的機會仍然集中于盈利能夠保持穩定成長的板塊和個股上。近期白酒、醫藥、品牌服飾、頁巖氣以及通訊電子(蘋果、三星相關產業鏈)等前期強勢板塊的補跌,有望為投資者迎來新一輪逢低吸納的機會。(周旭 汪長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