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風險釋放 超跌藍籌機會或至
華泰證券研究所 徐天竹
昨日,股指在受到隔夜歐美反彈的消息刺激下小幅高開,之后一直保持弱勢震蕩走勢,盤中再創2107.63點階段新低。、煤炭等權重股走勢相對較強,對形成一定支撐。與此同時,市場對退市風險的恐懼從ST股擴散到B股,造成ST股普跌,滬深B指再次收出長陰。鑒于外部環境仍不明朗、國內經濟企穩有待確認、ST股和B股部分資金出逃,短期市場將繼續承壓。建議投資者繼續觀望,控制倉位,回避風險較大的垃圾股,可適當關注一些前期的藍籌股。
外部環境仍不明朗
從近期歐美市場來看,外部環境仍不明朗。
美國方面,在勞動力市場、投資增速和表現低于預期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復蘇的信心押寶在房地產之上。從上周數據來看,地產復蘇道路似乎仍然曲折。美國6月新屋銷售季調后環比下降8.4%,6月新屋開工數修正后環比下降3.1%,而6月NAR季調后成屋簽約銷售指數也環比下降。上周同時公布的美國二季度GDP增長1.5%,在地產復蘇道路并不明朗的背景下,美國要維系2%的全年GDP增速頗有難度。建議關注三季度美國地產數據,若持續走弱,則QE3將漸行漸近。本周美聯儲會議預計仍將以中性的貨幣政策為主,對市場難有積極影響。
歐元區最新7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初值為46.4%,低于預期的46.5%,連續第六個月萎縮。目前危機正向核心國逐步蔓延,歐元區核心成員國德國和法國的PMI數據也顯示本國經濟繼續萎縮。產出大減,加大了歐元區重陷衰退的概率。雖然上周四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和德法領導人相繼聲明亦力挺歐元,但對于歐元區經濟而言仍屬治標不治本。考慮到本周歐元區將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其中失業率、PPI和經濟景氣度指標預期將繼續衰退,經濟數據不佳恐對市場短期形成負面壓力。
國內經濟企穩有待觀察
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企業固定資產貸款增速比3月末高0.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貸款增速回升表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資金需求增加,這主要是由于二季度以來我國各項投資加速帶來的資金需求回升所造成。因此,市場對7月銀行業新增信貸預期較高,預計在7000億元左右。除此之外,7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目前已升至49.5%,創下5個月來的最高值。在一系列經濟政策作用下,信貸投放等多項數據呈現經濟增長“緩中趨穩”跡象。
部分經濟數據的轉好得益于國家政策微調,但是這種趨緩與轉暖是否具有持續性,還有待數據進一步確認。我們注意到,在上半年銀行新增貸款整體出現反彈的同時,新增中長期貸款卻出現了增速放緩和占比下降的現象。這個現象暴露出了目前我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即近期投資增速回升的側重點更多是在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投資,而工業企業投資增長偏少,實體經濟仍然缺乏活力。因此,經濟是否真正見底還有待觀察,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短期A股市場也難有過多表現。
由于物價趨勢性下行以及翹尾因素影響的進一步減弱,市場對下周即將公布的7月CPI普遍預期在2%以內,這也為三季度央行降息和降準打開窗口,未來貨幣政策趨于度寬松。考慮到央行在過去的兩個月內連續降息,短期內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相對較小。為了配合“保增長”的需要和增強市場流通性,近期央行繼續降準或是大概率事件。而從前幾次降息和降準對市場的影響來看,未來即使降準或者降息,恐怕也難對市場形成太大程度的刺激,信心提振作用有限。
回避垃圾股 關注超跌藍籌
周末上交所宣布擬將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納入一個新的板塊風險警示板,漲幅限制為1%,跌幅限制為5%。我們認為,管理層對此類短線惡炒行為的打壓必然導致市場對垃圾股的恐慌,造成ST股和B股板塊中部分炒作資金的出逃現象,對整個市場形成打壓。但從中長期角度看,離場資金將選擇新的品種介入,藍籌由于其具有政策、估值等多方面優勢,或將成為市場新的關注點。
操作策略上,近日指數連創新低,市場情緒相對較為謹慎。因此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控制倉位不要盲目抄底。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建議回避風險較大的垃圾股,可以適當關注一些前期超跌的藍籌股。(徐天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