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資策略轉身 市場進入拼個股時代
漫畫 高曉建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
當所謂的“鉆石底”輕松告破之際,卻有幾十只個股創下了滬指6124點以來的歷史新高!
有意思的是,結構性的中,基金投資策略又一次“華麗”轉身。自上而下的投資策略在今年似乎突然“失效”,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基金經理都開始遵循著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其理由是,在經濟下滑和轉型的大背景下,已經進入了個股投資的時代。
基金經理逐步淡化對于市場的預判,只想自下而上找一些股票“抱團取暖”,然而,上周基金抱團的食品飲料、醫藥、地產紛紛開始調整!當強勢品種呈現出“補跌”態勢,或許我們應該相信,估值的均值回歸,才是資本市場永恒的旋律。
進入個股投資的時代
“今年是熊市中的個股牛市!”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副總監在談起今年的投資思路時,頗為感慨:“機構的投資思路變了,我們的選股也變了,要回歸市場本身,回歸價值,回歸到的真實業績上。”
在其看來,以往自上而下的投資決策的流程太長,面對復雜的國內外,上述投資策略并不適合今年的市場,因此其投研團隊改變了投資策路,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相對更容易跟蹤的個股上。
“今年來市場格局顯示,行業性機會與結構性機會并存,公司的成長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新興動力杜猛表示,“我們采取了深入研究重點公司,精挑細選個股的方法,抓住了電子、交運設備、環保、醫藥、品牌服裝等行業的機會。”
在杜猛看來,“在以前多年的市場漲跌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是自上而下去進行行業配置、主題投資,博弈的風險比較大。但到了今年,上述投資方式似乎并不太奏效,甚或造成較大虧損。我個人認為,今年可能會進入到個股投資年代。”
國聯安小盤精選基金經理鄒新進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之所以取得較好業績,主要也是在擇股上較為成功。鄒新進表示,白馬股,增長確定但估值不菲,難以獲得超額收益;而黑馬股,挖掘難度相當大,同時踩地雷風險相當大,往往得不償失。于是,他將自己的選股重點放在了灰馬股上,介于黑馬和白馬之間,略有爭議,但仔細甄別后卻往往收獲頗豐。
“抱團”真的能取暖?
在宏觀經濟持續下滑,市場情緒一片悲觀之際,基金再一次采取了在以往熊市中慣用的策略——抱團取暖,醫藥、食品飲料以及地產股,成為基金集體超配的板塊。
據國金證券統計,二季度末基金對醫藥超配5.5 個百分點,但距離歷史超配最高點仍有一定距離,歷史上最高超配7 個百分點,2010 年以來平均超配5.2 個點;食品飲料2 季度雖然遭遇一定減持,但仍然是超配最多的行業;而對于地產的超配程度,則再創歷史新高。從二季度上述板塊的表現來看,基金抱團取暖的板塊在市場“深寒”之際取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
不過,在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看來,機構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之所以遲遲不愿降低倉位,“粉飾”半年度業績是一大原因。在其看來,機構試圖以防御性品種抱團取暖方式獲取超額收益,致使市場系統風險無法充分釋放,由于部分優質品種估值已不便宜,從而讓增量資金無明顯入場機會,市場指數整體呈弱勢震蕩格局。事實上,近期半年報風險已經很明顯,只要沒達到預期股價就會出現跌停。
事實上,上述擔憂已經開始出現了苗頭!上周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是,之前表現強勢的消費類行業開始補跌。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全周跌幅最大的是房地產,下跌4.08%、農林牧漁下跌3.31%、餐飲旅游下跌3.32%、醫藥生物下跌3.26%。
“過去幾個月,以白酒、醫藥為代表的消費類股票持續上漲,目前已經開始出現補跌,建議回避。”天治策略分析師寇文紅在上周給出了如是建議。海富通認為,業績和估值應成為目前考察個股的主要因素。“由于目前醫藥、食品飲料等防御性行業的估值水平已經普遍較高,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逐熱點”。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則對記者透露,市場對于經濟走向較為悲觀,呈現出“L”底是大概率事件,近期減持了一些強勢品種,并增加了一些成長股的配置。
此外,從以往機構抱團取暖的效果來看,也只是早跌和晚跌的區別。申萬指出,“2010年、2011年,大家都曾經講過結構性行情、抱團取暖、漂亮50,但是最終有一波回歸。”
只有2004年是個例外!2004年,抱團取暖真正的奏效了,但那時候是新周期的開始,機構投資者話語權很大,也沒有做空的工具。而如今,一切早已不同。
“糾偏調倉”太糾結
聰明的基金經理早已感受到了“抱團取暖”的風險,只是,在“好股票不便宜、便宜的不好”的現實困境下,調倉換股,真的太糾結。
一位超配白酒醫藥的基金經理對記者坦言,當5月份發現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加倉消費品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調倉的壓力。最近確實一直在思考,要不要調倉,以及調倉的方向。
“強周期目前還沒有到買點,地產已經漲起來了不是調倉的方向,并不看好。比較下來,我確實沒有找到很好的方向,因此只能選擇拿住現有的品種持倉觀望。”上述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天治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寇文紅認為,即便A股出現反彈,幅度也不會太大。“周期股可能成為反彈先鋒,但是我們不建議做左側交易,寧可錯過,也不要做錯。”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宏觀經濟的拐點很難判斷,目前還沒有很清晰的跡象表明經濟能夠在三季度見底,因此我認為目前還沒有到周期股的買點。”
此外,精熙投資王征認為,經濟增速放緩意味著周期股長期不被看好,而上半年被場內資金哄抬的醫藥酒類等消費類股票,正常情況下都處于穩步增長狀態之中,但一口氣炒到目前這個高位,也是“高處不勝寒”。在其看來,由于找不到經濟增長點,找不到領漲板塊,目前采取的策略只能是謹慎的短線或中短線操作。
“周期股可能會有震蕩性行情機會,但機會并不大。”國聯安基金經理鄒新進也認為,下半年大消費仍會是機構的重點布局,但再大幅走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經濟能夠明確企穩,這些抱團股票可能會面臨調倉壓力,但若未來真正仍有增長潛力的股票,一旦出現調倉所導致的大幅回調,卻是比較好的買點。 (吳曉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