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見新低就搶 反彈成色待考驗
昨日,地產股砸盤一度令上證指數再創新低至2138點,距前期低點2132點僅一步之遙,不過,在收盤前40分鐘,上證指數卻神奇反彈,不僅收復當日下跌點位,而且還以紅盤報收。消息面上,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為下半年調控定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此,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表示,針對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將為下半年的財政、貨幣政策方向定調,預計會議后有望出臺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因此市場預期后續貨幣政策寬松,進而在前期低點前出現反彈。
期待政策面出臺利好
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態勢明顯,目前經濟增速已連續6個季度回落,尤其是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降到8%以下。因此,德邦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海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年中經濟工作會議會出臺什么的政策,對于穩增長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高層日前在成都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要適當加大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切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安信證券認為,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終端需求趨于穩定的跡象隱約可見,因此目前已十分接近經濟下行過程的底部。而由于中上游工業企業的庫存調整正在展開,短期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下行壓力,經濟軟著陸正在進行中。在經濟疲弱背景下,通貨膨脹總體上處于受抑制狀態,并為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間。“總體來看,如果經濟見底企穩確認,以及可以預期的資金面的繼續好轉,配合年中經濟工作會議的催化劑,這樣就將構成市場結束調整的基礎。”
對于安信證券的看法,張海東表示贊同。他認為,目前市場已普遍認為三季度經濟會筑底,在此之前由于通脹已經下來,因此貨幣政策有足夠的寬松空間,后續再降低一次準備金率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在張海東看來,二季度的GDP增速為7.6%,盡管已經跌破8%,不過從環比來看,二季度的GDP增速為1.8%,而一季度的環比增速為1.6%,這意味著二季度的GDP增速比一季度高0.2%。從這一點上看,在不利的內外環境下,GDP環比增速改善,顯示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依然強勁。因此,隨著政策逐步寬松,中國經濟將在下半年實現觸底企穩。“由于經濟和政策對于市場而言,均有改善的預期。因此,大盤在跌至前期低點之前,出現反彈并且伴有成交量的回暖,也十分符合情理。”張海東表示。
或在2100-2200點震蕩
由于昨日大盤在前期低點2132點附近出現反彈,因此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秦曉斌認為,政策累積效應逐漸顯現,隨著經濟運行逐漸顯露出低位回穩的跡象,市場也有望從疲憊不堪的狀態中走出。但從短期看,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的態勢,所以股指筑底回升需要一段時間,短期仍持續震蕩。
在秦曉斌看來,中報業績“地雷”和融資壓力仍可能成為短期市場反彈的制約。“目前,中報預告的情況并不樂觀,業績風險仍未有效釋放。再加上大盤股恢復發行,資金面緊張,未來一個月二級市場解禁規模也將出現高點,這些都使A股市場的融資壓力加大。”
同樣,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麗彬也認為,盡管市場對經濟見底的預期一致,不過場內流動性依然不足,未來資金面仍將繼續面臨挑戰。下半年資金面會回到供不應求的狀態:一方面,從資金凈供給來看,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規模將回歸至歷史常態,這將對資金凈供給產生一定壓力,隨著歐債問題的短暫平復,三季度海外資金凈流出可能會有所緩解,但對凈供給增加的邊際貢獻有限;另一方面,自7月開始,A股將進入下半年的解禁高峰,而下半年部分大盤股或將上市,如陜煤股份、中國建材等,大盤股的抽血效應將給資金面造成巨大壓力。如此,投資者的情緒不會太高,而在利率進入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市場估值修復較慢,再加上政策作用于實體經濟的滯后性,后市仍將在2100-2200點之間震蕩。
海通證券(600837)認為,由于上周五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欠佳,上周末高層表示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表明國內經濟依然較不樂觀,盡管并未出臺相關利好政策,但央行采取正逆回購,使短期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增強;同時,由于本周發行新股數量明顯上升,對市場資金有一定的壓力。因此,昨日在低點前的反彈仍屬于抵抗性反彈。
安信證券認為,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終端需求趨于穩定的跡象隱約可見,因此目前已十分接近經濟下行過程的底部。而由于中上游工業企業的庫存調整正在展開,短期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下行壓力,經濟軟著陸正在進行中。在經濟疲弱背景下,通貨膨脹總體上處于受抑制狀態,并為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提供了空間。“總體來看,如果經濟見底企穩確認,以及可以預期的資金面的繼續好轉,配合年中經濟工作會議的催化劑,這樣就將構成市場結束調整的基礎。”
對于安信證券的看法,張海東表示贊同。他認為,目前市場已普遍認為三季度經濟會筑底,在此之前由于通脹已經下來,因此貨幣政策有足夠的寬松空間,后續再降低一次準備金率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在張海東看來,二季度的GDP增速為7.6%,盡管已經跌破8%,不過從環比來看,二季度的GDP增速為1.8%,而一季度的環比增速為1.6%,這意味著二季度的GDP增速比一季度高0.2%。從這一點上看,在不利的內外環境下,GDP環比增速改善,顯示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依然強勁。因此,隨著政策逐步寬松,中國經濟將在下半年實現觸底企穩。“由于經濟和政策對于市場而言,均有改善的預期。因此,大盤在跌至前期低點之前,出現反彈并且伴有成交量的回暖,也十分符合情理。”張海東表示。
或在2100-2200點震蕩
由于昨日大盤在前期低點2132點附近出現反彈,因此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秦曉斌認為,政策累積效應逐漸顯現,隨著經濟運行逐漸顯露出低位回穩的跡象,市場也有望從疲憊不堪的狀態中走出。但從短期看,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的態勢,所以股指筑底回升需要一段時間,短期仍持續震蕩。
在秦曉斌看來,中報業績“地雷”和融資壓力仍可能成為短期市場反彈的制約。“目前,中報預告的情況并不樂觀,業績風險仍未有效釋放。再加上大盤股恢復發行,資金面緊張,未來一個月二級市場解禁規模也將出現高點,這些都使A股市場的融資壓力加大。”
同樣,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麗彬也認為,盡管市場對經濟見底的預期一致,不過場內流動性依然不足,未來資金面仍將繼續面臨挑戰。下半年資金面會回到供不應求的狀態:一方面,從資金凈供給來看,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規模將回歸至歷史常態,這將對資金凈供給產生一定壓力,隨著歐債問題的短暫平復,三季度海外資金凈流出可能會有所緩解,但對凈供給增加的邊際貢獻有限;另一方面,自7月開始,A股將進入下半年的解禁高峰,而下半年部分大盤股或將上市,如陜煤股份、中國建材等,大盤股的抽血效應將給資金面造成巨大壓力。如此,投資者的情緒不會太高,而在利率進入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市場估值修復較慢,再加上政策作用于實體經濟的滯后性,后市仍將在2100-2200點之間震蕩。
海通證券(600837)認為,由于上周五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欠佳,上周末高層表示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表明國內經濟依然較不樂觀,盡管并未出臺相關利好政策,但央行采取正逆回購,使短期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增強;同時,由于本周發行新股數量明顯上升,對市場資金有一定的壓力。因此,昨日在低點前的反彈仍屬于抵抗性反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