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悲觀預期亟待調整 政策因素不容忽視
從300只到800只再到周三的1800只,上漲的個股在大幅增加,而也出現了明顯的反彈。除了個股普漲以外,盤面上出現了兩個好的現象:第一,看到了持續上漲的板塊,那就是農藥;第二,在消息面的刺激下,周期股開始集體發力,水泥、鋼鐵、機械都敢漲了。雖然上證綜指盤中又創了調整新低,但新低之后卻出現了熱點的全面開花,那有多少可能預示著探底結束?在這些熱點的帶動下,到底能走到哪?
本期《投資論道》欄目特邀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王劍輝和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田渭東共同討論:有熱點,還能漲嗎?
王劍輝(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我比較樂觀。我覺得止跌信號甚至有可能在三天前就出現了,就在大跌的那天。現在這次反彈跟2010年不一樣,不會在三兩次猛攻以后形成上漲趨勢,會在逐步累積后形成溫和上漲趨勢。
我認為銀行股公布中期業績以后會迎來一波反彈。按現價計算,銀行股的股息收益率是非常誘人的,特別對于基金而言。不管經濟怎么進行改革,銀行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是一直在改善中,盡管有一些調整,但總體向好。
此外,我認為投資者在對經濟數據的解讀上,可以稍微冷靜一點。很多人對數據的解讀存在一些偏差,比如PPI出現新低,很多人只注意到PPI超過預期的現象,而沒有注意到PPI的結構已經發生改變。購并價格,購并原材料價格下跌最大,產出品出廠價格是在上升的。這個趨勢非常重要,說明有所改善了。這個趨勢可能被忽視了,所以市場比較悲觀。我認為經過一段時間冷靜,投資者會覺得前期的悲觀預期需要調整。
田渭東(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我認為從盤面來看反彈的積極信號偏多。在近期比較低迷的行情中,下跌板塊逐漸減少,盤中出現了一些增量比較明顯的板塊,這是偏好的現象,值得投資者關注。
不過現在確實還沒有一個明顯信號,顯示大盤將出現力度很大的反彈。我認為未來兩天,最多三天左右將再次出現回調,底部應當是反復確認的過程。融資融券方面,一些周期性的行業,比如化工行業,已經有資金開始買入,與近期的基本面有關。周三周期性板塊走強,都跟國務院召開會議要刺激經濟有關。市場有一個預期,每次的行情一定有政策因素的背景,不容忽視。
我現在不悲觀。目前有數據表明,一些房地產資金逐漸開始準備進入到股票市場,這與2009年不一樣。2009年房地產市場資金還是在大量買地,準備搞基建。此外,地方政府換屆基本結束,新一輪地方基建即將開始,會促使經濟數據快速好轉。而這兩點都是被市場忽略了的。(甘肅衛視《投資論道》欄目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