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利空兌現 政策利好累積效應何時體現?
在經歷周一股指的大幅下跌之后,滬深兩市股指周二暫時放緩了下跌的步伐,盡管兩市股指繼續呈現縮量下跌的態勢,但跌幅明顯縮小。在對于經濟數據的利空預期有所釋放之后,市場人士開始謹慎看好股指后續的走勢。
隔夜歐美股市漲跌互現,上證指數周二在以2166.95點開盤之后,在短暫沖高之后就再次陷入震蕩走低的走勢之中,股指全天振幅收窄,同時成交再度大幅萎縮,最后上證指數報收2164.44點,下跌6.38點,跌幅0.29%。深成指報收9476.72點,下跌19.96點,跌幅0.21%。兩市全天合計成交111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減少。
從盤面來看,周一兩市殺跌的元兇金融股成為護盤主力,券商、保險板塊上漲,銀行股早盤也一度走勢強勁。從全天來看,教育傳媒、煤炭石油、保險等板塊整體漲幅居前,而醫藥、地產等板塊則處于領跌位置。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由于市場對公布的經濟數據預期較差引發市場恐慌情緒,使得市場出現加速下跌態勢,近來市場對一些政策利好視而不見,但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政策利好的累積效應將不斷顯現,從而讓大盤完成筑底過程。
對于市場關注的盈利預期下調預警,研究機構莫尼塔的研究員張志洲認為,隨著中報發布密集期來到,對于業績不及預期的擔憂彌漫市場,同時也成為看空的主要理由之一。但統計顯示,業績發布對個股相對收益影響較顯著,而對整體市場走勢影響并不明顯。因此近期市場表現仍取決于國內政策預期與全球風險情緒的合力。
海外方面,歐債擾動以及美國經濟數據仍可能間歇性打壓風險偏好,但是構成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大,且方向上更可能沿著偏正面的軌道演進。在此背景下,對國內政策(效果)的預期成為主導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央行連續降息的舉動意味著“穩增長”將繼續發力,同時考慮到前期政策將可能從三季度后半段逐漸見效,基本面的企穩/弱復蘇并非空中樓閣,而對于短期市場表現也不必過于悲觀。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也認為,國內再次降息顯示政策決心,累積效應將逐漸顯現。央行在近一個月時間內第二次降息,不對稱降息意圖清晰,所有措施全部指向刺激貸款需求以穩定實體經濟增長。國內降息周期已正式確認啟動。隨著經濟持續疲軟,經濟維穩的需求也將逐步增大。本周將陸續公布我國經濟運行數據,國內經濟形勢與政策將是反彈能否延續的關鍵。(張志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