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玩過山車 三季度吹響反攻號角
“輕舟已過半重山,收益坐上過山車”。
2012年上半年行情已結束,A股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行情,從年初2132點低點到6月29日2188點低點,漲幅寡淡,幾可忽略不計。但參與者的心態不會平靜,因為2012年上半年,既讓投資者感受了“金改”股的瘋狂暴漲,也讓投資者再度領教銀行股、石油巨頭的跌跌不休。
在5月、6月接連下跌的情況下,即將到來的七月的能否出現翻身行情?這也是市場所期待的重要階段性機會。然而,回溯歷史,“七翻身”似乎多數時候都不是大行情開端,而只是超跌后的反彈。
分析人士認為,2012年下半年,行情或先揚后抑,再次出現“過山車”行情。但雖然如此,漲總比跌好,市場對“七翻身”翹首以待,甚至將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大漲當成了前奏。
行情回顧
滬指呈M型下跌
今年年初,或許多數人不曾料到,這半年行情會是一個過山車。考慮到擴容影響,當前的點位幾乎與2132點持平甚至更低。回望2012年上半年行情,它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上半年滬指2月即見頂
2012年1月4日,股市“開門綠”,一層陰影初罩A股。好在僅兩天后的1月6日,滬指見底2132點,隨后展開反彈,指數從這里起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相當多的分析人士的眼中,2132點就是歷史大底。類似于998點和1664點。
然而,股市的反彈僅運行了32個交易日,2012年2月27日,滬指見頂2478點。在隨后的24個交易日里,滬指下跌約8%,并在2242點企穩。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就是二次探底,大牛市將至。
遺憾的是,隨后的22個交易日,滬指反彈僅上漲約9%,在距離2478點高點僅一步之遙的地方停下來了。此后至今,股市持續下跌,跌幅已逾1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波段行情的頂底形成,都能找出一些較鮮明的理由。比如2478點頂部形成的原因,多被認為與政府表態今年GDP“不保八”有關;而2012年5月4日形成的第二個頂部則與希臘債務危機重新爆發以及中國4月經濟數據全面超預期下滑有較大關聯。
從2132點到如今的2188點,滬指日K線上走出了一個大M型態。
板塊:“金改”向上制造向下
上半年的行情與往年不太一樣。當滬指點位無限接近于年初低點時,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距離各自低點尚有一段距離。這表明,上半年行情深強滬弱,其原因何在呢?
分析人士認為,出現深強滬弱或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中小市值股票在去年大幅殺跌,導致今年上半年行情中,中小板、創業板個股反彈得更猛;其次,今年上半年,不少政策劍指主板股票,比如金融改革重創銀行股等,這對滬指打擊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8日),均漲幅排名前10的證監會行業板塊依次是證券期貨業、飲料制造業、裝飾裝修業、旅館業、金融信托業、房地產業、家具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采選業和林業,漲幅分別為33.18%、29.86%、28.27%、27.58%、25.31%、21.57%、21.24%、19.97%、18.52%和17.36%。
相反,均跌幅排名前10的證監會行業板塊依次是其他制造業、廣播電影電視業、電子設備制造業、農業、皮革羽絨制品業、衛生保健業、出版業、通信服務業、印刷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跌幅分別為18.06%、15.89%、11.03%、10.3%、9.35%、9.07%、5.96%、5.66%、5.47%和5.37%。
漲幅居前行業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受益相關政策的,比如金融改革下的證券業、信托業等;二是自身基本面有改善的行業,如成交量上行的房地產業、業績向好的裝飾業等。
跌幅居前的行業亦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前期漲幅過大的傳媒業等行業;二是經濟大幅下滑下,業績遭受重創的各類制造行業。
從行業漲跌看,政策因素也在其中起到巨大作用,如房地產行業前期上漲,就是受到了市場普遍認為房地產調控將放松的心理暗示。
機會挖掘
分析師:關注上半年冷門板塊
從下周一(7月2日)開始,A股進入2012年下半場。目前2200點滬指水平似已很低,但經濟下行風險仍令未來充滿變數。下半年行情如何演繹?機會又在何處?
政策注重平衡微調
股指運行向來與經濟走勢、政策動向息息相關。
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海外市場影響依舊存在,但其影響程度遠不會如2008年那般大,甚至不似2011年那樣頻繁。
在此背景下,經濟見底預期是左右大盤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市場將靜觀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速自然觸底、緩慢復蘇。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周雨認為,下半年通脹已不再是大問題,“穩增長”仍是第一要務;政策將繼續托底,但企業盈利還處于負增長過程中;經濟和業績很難對市場形成正面貢獻,但也不會失速;在海外經濟疲軟和國內內生性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市場很難直接步入業績驅動的行情中,下半年區間震蕩的概率更大。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則指出,由于業績和政策難以在下半年實現統一,這決定了A股走勢的震蕩特征。
周喜認為,既然政策調控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為目的,而非刺激其增速在短期內大幅回升,那么一旦經濟增速企穩回升,政策刺激力度必然隨之減弱,反之刺激政策將持續加力。因此,業績和政策對市場影響的合力在下半年內尚難以延續同一方向持續加力,這就導致A股市場將繼續保持大箱體震蕩的整體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行情或仍將延續“炒預期”的方式。即在臨近10月的“十八大”前夕,在維穩和政策憧憬影響下,市場有望出現上漲,一旦利好落實,又易現回落走勢。
指數先揚后抑?
綜合機構觀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機構多認可下半年市場大致走勢為先上后下,看好三季度市場環境。而到了四季度,流動性驅動能否過渡到業績驅動已可見分曉,若未能順利過渡,四季度或出現震蕩回落行情。此外,四季度減持和解禁壓力遠高于三季度,通脹可能小幅抬頭,在市場無法肯定四季度能夠步入新周期的背景下,回落變成了大概率事件,市場出現又一個“過山車”行情的可能性極大。
民生證券分析師張琢認為,上市公司業績三季度有望回升,估值修復仍有空間。預計下半年市場估值中樞在2600點左右,整體運行區間在2200點~2700點。
東興證券分析師王明德指出,2012年下半年市場將在盈利觸底反彈、流動性穩中偏松以及政策紅利之間形成一個新的平衡。預計下半年市場指數有望突破上半年高點,市場波動區間在2200點~2550點。
目前,機構普遍認可2200點為下半年市場震蕩底部,2600點~2800點則是震蕩上限。若這一判斷正確,則下半年滬指有望創出年內新高。
政策新則上漲力度大
從上半年的情況看,漲幅居前的個股往往會與政策利好沾邊。不過,由于市場反應的熱烈程度往往與政策新舊有關,即政策越新(如上半年出臺的溫州金改)則市場反應的力度越大;對相關政策已有預期(如已出現過的有關巖層氣的利好)則市場反應力度就偏弱。
要完全把握下半年會有哪些新政策出爐,幾乎是不可能。不過對于一些有預期的政策,市場仍可以予以關注。
比如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建議,關注受益于扶持政策等刺激的外生改善型機會,如受益于財政支出同比增速顯著提升的水利建設和節能環保等相關主題,同時下半年超級本和Win8的加速推進或將為TMT及精密制造等相關主題提供刺激。
除了政策刺激以外,出自內生增長的可持續改善也能催生牛股,比如上半年的金螳螂(002081,收盤價38元)等個股。東興證券分析師王明德建議,可關注盈利觸底反彈下中游機械設備毛利提升,上游成本減輕的電力行業和化工行業等。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政策刺激型上漲,還是成長型估值提升,板塊個股的反應力度也與前期漲幅密切相關。換言之,上半年沒有被熱炒過的板塊個股在遇到利好后,暴漲的機會更大。統計顯示,上半年位居漲幅榜末尾的板塊和個股主要集中于傳媒、通信、電子設備、農業等,如大立科技、軟控股份、敦煌種業、向日葵等。
目前,農業股已經在北旱南澇的天氣下,出現了一定的因糧食價格上漲而產生的交易性機會。有意思的是,就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向日葵還出現了漲停,這似乎也證明了下半年存在著跌出來的機會。(趙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