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重股支撐下跌空間有限 大盤7月或迎翻身仗
滬深近幾個交易日表現極度疲軟,上證指數連續大幅下挫并逼近2200點整數關口,股市如此疲弱不堪到底是何原因?6月如何收官?7月是否存在機會?中證面對面邀請到東海證券資產管理部研究總監田琰和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產品部經理張振華,就此話題展開探討。
6月末資金面壓力大
中國證券報:端午節前股市沒有走出魔咒,2300點的整數關口經過反復再度淪陷。是否最后一跳?預計6月份行情如何收官?
張振華:現在的環境是相對不明朗的和不確定的,今年以來市場是在一個大幅波動當中,上上下下,從2200點到2400點左右反復沖刺三次。這也是受資金的環境、政策的環境影響比較大的結果。另外全球的經濟環境也不是很樂觀,特別是歐洲的債務危機,所有的權益股投資者的壓力比較大。但是從一個長期投資者來看,目前這個股票市場是有投資價值的。
田琰:差不多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都不大會紅盤收官,一方面是考核壓力比較大,會導致一些存款往銀行走,所以這兩個月的行情會特別的短。同時預計今年接下來6月27日中信重工的首發對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而且深圳證券交易所說中小板要啟用新的代碼序列,導致市場認為會有很多的發行。因此從資金面的角度講6月和12月通常會有壓力。
中國證券報:無論市場上有多少利好消息,大盤表現都不怎么樣,為什么股指對不少政策都無動于衷呢?
張振華:所有的政策出來的時候它的效益是有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不會那么快,所以短期市場的利好會被投資者忽視,但是隨著政策不斷的釋放,各項經濟指標不斷的明朗,我們的股市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田琰:現在大家最大的擔憂還是來自經濟,歷史上第一次的出手降息對市場的作用都是無效的,差不多需要三四次以后積累的量多了,才會作用明顯,這個方向是我們可以預測到的。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銀監會加大了信貸投放的力度。有6月份新增的信貸規模8000到一萬億之間。還有在6月26日央行做了950萬億逆回購,這樣的舉動應該還是反映了市場資金會比較寬松的政策意圖。現在投資方面比較明顯的就是超過了上半年的力度,例如去年不少基建工程都停工了,但今年還有不少鐵路運輸線是新建的,并且下半年會有選擇性的對一些項目加大投資力度。綜合來看,我覺得下半年至少三季度還是會表現比較好的。
中國證券報:資金面緊張的問題在6月之后會不會有所緩解呢,還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因素,7月5日將面臨法定存款準備金常規繳款,7月上中旬大型商業銀行面臨分紅派息壓力。這對于市場會不會有壓力?
張振華:因為從大的政策面看,存款準備金率下降,以及央行在流通市場操作這一塊都是不停的往市場上釋放資金。應該講市場資金面越來越好,即使未來有一些分紅的操作或是其他的因素,其影響也不會太大。
田琰:7月份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說到商業銀行的分紅派息,這個派息率已經很高了,比存定期還合算。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大盤下跌是有限的。所以我覺得市場資金配置會往這邊傾斜,大盤藍籌股對資金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的。將來不管做多或者做空,不管融資還是融券,對于藍籌股的需求都會增加,所以從中長期來看趨勢還是好的。
權重股支撐 下跌空間有限
中國證券報:今天的股指一度翻紅,表現比較好的是銀行、房地產,是什么原因?權重股的止跌,是不是說明大盤的跌幅會比較有限了呢?
張振華:我們說股市長期看是一個稱重機,就是說股票和國民經濟有一個正相對的關系,當跌得很多的時候股市會做一個支撐。而銀行股、藍籌股從分紅角度來講特點尤其明顯,所以他們對股市的支撐作用可能早于對經濟的作用。目前這個市場情形下,去投房地產,還不如買房地產股票。去存銀行的話還不如買銀行股好。所以如果這兩個板塊走的比較穩的話,它長期的投資的價值逐漸體現出來,也就是對市場比較重要的支撐。
中國證券報:今年有不少活躍的板塊,前期包括生物醫藥、煤炭、有色,還有反彈以來表現最亮眼的券商股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跌幅,這對投資者的交易積極性有很大的打擊,你怎么看這些板塊持續性?
張振華:一些資源性的板塊前期累積了漲幅。但在經濟增長預期沒有這么好的情況下,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之后,大家沒有發現超預期的利潤,所以下跌。但還有一些股票是因為存在著一些制度性創新的因素,所以會有一個比較好的上漲的趨勢。對于這些股票,未來相信還會回到高點上。比如券商板塊很可能就是這樣。
田琰:我對于券商股中長期也還是蠻樂觀的,因為作為金融機構它的制度變革是在人民幣國際化這一大背景之下的。人民幣要達到國際化就一定要有相應的規模,或是國際化相應的金融機構金融環境配套。現在從銀行、保險、券商三大主要金融板塊來看,銀行和保險的規模都相對比較好。最小的、比例最不足的,就是證券,期貨也相對比較弱。當然目前對于這一領域的支持的力度和速度都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所以中長期來看發展是必然的。但是短線有一定的漲幅,大家稍微兌現一點利潤都是很正常的投資行為,板塊調整一下稍微休息一段時間也是正常的。
7月有望展開反彈行情
中國證券報:投資者最關注的就是說如果有反彈在7月份的話,它的觸發的因素是什么?
田琰:我覺得可以看到政策會比較寬松,還有就是投資的力度加大。一個是傳統的高鐵的新建的開工。另外一個,發改委批的節能環保方面的項目也是比較多,所以下半年可以重視節能環保這一塊的投資力度。
張振華:觸發點我覺得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不好往下滑政策會出臺往上推,還有一個就是貨幣效應。因為現在這個市場仍舊預期貨幣資金會進一步的放松,市場資金面越來越寬裕,在這種情況下,相應的反彈就會有一些機會。公用事業、節能環保這些都會有機會。還有就是地產。
中國證券報:從現在看到下半年的話,半年股指的整體收益會有多少?
田琰:我這邊估計保守預計2600-2800點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也有可能重復上半年的情形,上半年曾經也從2132漲到了2478但是中間還是有很多反復。下半年應該也是類似,可能有一些板塊比較突出,可能有一些板塊趴在地上不漲。也就是說,下半年的話還是重復這樣的一個結構性的情況。
張振華:我沒有田總那么樂觀,但正收益是肯定的。目前資金從銀行搬到股票市場還有一定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股票市場從一個資金流出的環境慢慢變成一個資金流入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它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特別是當現金收益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權益類的吸引力才會不斷的放大。(朱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