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淡定以對歐債危機 仍不乏結構性機會
記者 曹陽
歐債危機的進展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的神經。就在希臘問題暫緩之時,西班牙問題再度顯現。歐美股市也隨著歐債危機的不確定性而搖擺不定,相比較而言,倒是中國A股市場顯得“淡定”許多,未來真正左右A股趨勢的仍將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在希臘危機暫緩、意西銀行問題暴露的情況下,歐美股市近兩個交易日走得頗為反復。
分析人士認為,希臘問題暫時的塵埃落定僅僅是本輪危機的逗號,西班牙的問題仍將持續困擾金融市場。西班牙雖然向歐盟求援完成其銀行系統資本重組,但市場已經開始質疑救助方案的作用。
同時,近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和對應的信用違約掉期(CDS)走勢出現背離,德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跌,反映的是投資者避險需求增加和市場的恐慌情緒;CDS的上漲則顯示市場認為德國主權風險正在上升,這表明市場對歐元區可能分裂的擔憂情緒有增無減。
從近期A股表現來看,無論是來自歐洲方面的利好或是利空消息,其對A股的影響都呈現邊際遞減的效應。這或表明A股投資者對于歐洲方面的消息已經不太敏感,而在歐債困局可能向“馬拉松”演變的趨勢下,A股投資者的神經早已被磨煉得頗為遲鈍。
從19日的A股盤面表現來看,西班牙問題只是讓滬綜指低開了3個點,全天市場震蕩下行,縮量陰跌,主要是受地產板塊羸弱表現拖累。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以2300.80點報收,下跌0.66%,勉強守住2300點關口;深成指以9848.16點報收,下跌1.31%。
從行業板塊表現來看,昨日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醫藥生物指數收紅,上漲0.36%,房地產、家用電器和有色金屬分別下跌1.68%、1.64%和1.36%,跌幅居前。交運設備、采掘、建筑建材、黑色金屬等周期板塊普遍表現不佳,主要仍然是緣于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的持續下滑,市場普遍預期A股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難有起色,周期行業個股恐將遭遇“業績地雷”,加之地產板塊此前累計漲幅較大,部分資金獲利了結的動力較強,在此背景下,近期市場恐難改弱勢震蕩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由于擔憂企業中報業績問題以及歐洲債務問題的不確定性,A股市場成交意愿較低,在端午節前,市場很可能將延續弱勢震蕩格局。短期滬綜指失守2300點的概率較大。
不過,在指數表現疲弱的情況下,A股仍不乏結構性機會,如19日的醫藥股;而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消費行業與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仍將是資金最為青睞的品種。(曹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