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利空因素沖擊A股市場 急挫帶來布局空間
6月伊始的股市在內外部利淡因素沖擊下大幅向下,市場情緒再度被壓抑。然而我們認為,股指急挫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低吸與布局的時間與空間。
顯而易見,近期的全球股市明顯受困于一些不太理想的經濟數據或領先指標。一是上周五受美非農就業數據遠低于預期,美道瓊斯、納斯達克指數均出現2%以上的下跌,歐債問題也持續重壓歐洲股市,并直接導致周一亞太股市全線下挫。二是國內的5月PMI回落程度超出預期,景氣程度再次回到榮枯分界線,為50.4%。不過,我們并不能過于簡單地得出“經濟不景氣=股市下跌”的結論,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還要看趨勢。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至今,全球經濟一直處于艱難復蘇之中,歐洲債務危機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全球經濟復蘇的一支重要力量來自于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投資、出口與消費的一舉一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如果說2008年的“4萬億”投資是一次應急行動的話,那么本輪投資、消費與出口的一系列舉措施則是有備而來,它伴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以及新一輪改革創新,對未來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目前正處于這一長期持續增長的拐點上。
基于股市對經濟增長拐點的“預期”性,今年1月所探出的低點2132點成為A股拐點的幾率還是很大。比較艱難的是趨勢建立,由于上周觸及2132點所構成的上升趨勢線獲得支撐并迅速形成反彈后,并未有效站穩,短期內指數將以箱形震蕩(2250-2500點)的形式逐步完成趨勢建立。行情之所以變得復雜,除經濟增長因素外,股市制度本身的市場化改革(如國際板、IPO等)也帶來沖擊。然而,這種過于精細的分析反而會影響我們的策略布局。實際上,現階段已真正進入“輕指數、重品種”的時期。
首先,應該重視處于強勢領導地位的消費服務類品種。上周區域震蕩過程中,貴州茅臺再創歷史新高,這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始于2008年10月出現逆轉的高端消費類品種的牛市延續,其趨勢會貫穿于本輪行情的始終。消費服務的投資選擇范圍因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而擴大,與城鎮化進程緊密相關的房地產,正逐步擺脫此前行業調控的陰影,開始步入成長預期的新一輪價值重估,像保利地產、招商地產等龍頭地產股已實現趨勢上的轉變,一批二三線成長地產股也重現活力。家電、汽車等也有了新的消費熱點。與消費緊密相關的是服務業,中國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流通工作會議的召開,會直接推動物流、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的大發展,也會推動傳統流通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而金融服務業與信息服務業(云計算、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4G、大數據處理),則是一個極富長期成長空間的領域。總體上看,現代服務業將成為制造業的“心臟”和“大腦”,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動力。從市場強弱的程度看,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證券類股已率先轉向強勢,保險板塊緊隨其后,流通、軟件服務等局部升溫。至于銀行股的集體“破凈”,現在來看,是市場對一系列市場化改革的擔憂,但也正好為將來金融服務業整體由弱轉強打下基礎。
其次是關注新一輪投資所帶來的創新、升級與轉型機會,而且出口政策的轉變,也與技術創新緊密相關。可以這樣認為,目前正處于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拐點上,如何實現出口從傳統的生產成本優勢向新的核心競爭優勢轉化,體現“中國創造”和“中國服務”,將給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與創新能力的企業帶來巨大機遇。其中,擁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則是成為工業強國的核心標志。大體上,重點領域包括通用航空(預計未來五年通用航空行業投資規模1.5萬億元以上);北斗導航(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4000-5000億元);海洋工程裝備(一座3000 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價格相當于2 架波音747 的價格);新能源電力設備及智能電網(至2020年國家在智能電網方面的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等。諸多重大項目的逐步啟動,既是阻止短期經濟下滑的需要,也是未來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需要,股市對此也會作出相應表現。
(執業證書:S1450611020014)
(上海證券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