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6月A股仍將處于2300-2500區間震蕩
我們預計6月份A股仍將處于2300~2500 之間波動,政策能夠“止跌”卻未必能夠“助漲”。
市場在政策放松預期推動下反彈,但政府部門受主客觀條件制約無法再像2009 年那樣大幅推動投資者的通脹和資產價格上漲預期,制約了市場反彈的高度。
5月PMI下滑至過去10 年PMI 在5 月份時創下的最低水平,生產、新訂單和購進價格等指數大幅下跌顯示需求疲弱,而產成品庫存指數大幅上升預示進一步去庫存的風險,但就業指數依然保持穩定,反映了勞動力凈供給增速顯著下滑的影響。根據官方PMI 的季節性,未來2 個月該指數有步匯豐PMI 后塵跌至50 以下的風險。
當前的政策放松效果可能不會非常顯著的根本問題在于銀行缺乏進一步杠桿化的空間。從銀行信貸總額與名義GDP之比的水平看,即便該比值回升到歷史最高的120%左右,新增信貸的合理水平也僅7.6 萬億左右。有投資者認為中國也可以像歐美國家一樣放松政府對銀行杠桿率的監管,但我們認為,由于我國企業利潤和附加值水平顯著低于歐美國家,因此GDP 中對應的增值利潤部分也就較少,因而難以負擔起過高的負債率。同時,由于我國銀行體系的主體為國有,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在風險和銀行經營行為監管上相對薄弱,因此只能采取較為簡單和直觀的數據指標管理的模式。這一模式雖然避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但也使得在此監管體系下銀行杠桿化極限水平相對較低。而在歐美國家當前銀行不斷爆出系統性風險的背景下,讓我國政策制定者通過放松監管的方式來推動銀行進一步杠桿化的可能性很低。
此外,推動債券市場發展和民間投資也是一個政策方向,但均有一定局限性。債券市場深度廣度較淺,且政府介入過深,使得信用風險定價體系無法真正確定,因此非政府擔保信用債市場的大規模發展仍需假以時日。而民間資金由于缺乏政策和法律對于保障私有產權和話語權的長期承諾,也難有很大積極性廣泛介入政府和國企壟斷領域。
我們預計6月份A股仍將處于2300~2500 之間波動,政策能夠“止跌”卻未必能夠“助漲”。短期投資需關注海外市場的波動性風險。銀行風險向西班牙擴散、美歐經濟指標顯著下行,使得市場對于美歐央行推出新一輪貨幣刺激的預期加強,但如果歐美很快再做貨幣刺激對A股影響將偏負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