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預判6月行情:短期走向還看地產政策
市場從5月28日進入強勢上升通道,即是對政策調控下經濟“第三峰”結構到來的預期,如果房地產真的放松,我們也理應牢牢抓住難得的一搏,因為這是最后一搏。
長江證券:
短期走向看地產政策
若經濟主導產業之一——房地產的政策微調順利推進,那么中國經濟將出現國內外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經濟三峰結構”,但考慮到潛在增長率下平臺的中期力量,當前通脹掣肘以及政策邊際效用遞減,對“經濟第三峰”能否突破前兩峰,現只能靜觀其變,但發自我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是突破動力尚有不足。
首先,經濟見底時間會被再次延后。市場在經歷了政策主導下的非經濟基本面反彈的欣欣向榮之后,遲早會回歸經濟基本面上,而中期市場何時見底則取決于經濟何時見底,市場對經濟見底時間已由2011年四季度,推遲到2012年一季度,再到2012年二季度,而我們年初做出的經濟三季度見底中性判斷,此刻看來,顯然已經較為樂觀了。在中周期潛在增長率被短期中斷后,經濟衰退時間被繼續延長,中期見底時間再延后,這可能再次超出市場預期。
其次,短暫復蘇后即刻重回滯脹階段。潛在增長力下降背后反映的是舊一輪經濟增長核心動力的減弱,經濟供需平衡點已降至新的平臺,尤其是需求已降至新的平臺,而強行政策刺激供給,只能轉化為價格,很難轉換為實質的需求,因此在“經濟短暫第三峰”后我們隨即看到經濟即刻進入滯脹階段,且比2010年經濟短暫復蘇到2011年滯脹間時滯更短。
一旦短期房地產主導產業政策真的出現微調,則市場短期會重回傳統投資邏輯,在系列政策的推動下,經濟會經歷短期復蘇,隨后滯脹可能接踵而來,但短期仍會給市場留下今年最后的吃飯行情。市場從5月28日進入強勢上升通道,即是對政策調控下經濟“第三峰”結構到來的預期,如果房地產真的放松,我們也理應牢牢抓住難得的一搏,因為這是最后一搏。
中信建投:
超預期階段還未過去
現在要研究的是2300點就中期來看是個什么位置,而在這個位置我們有什么樣的上升和下降空間,這就決定了我們短期的基本操作策略。關于未來的討論,仍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
國內問題而言,短期來看,在經濟回落的過程中,如果6-7月份通脹回落到歷史均值2.5%附近的時候,對市場而言,將進一步增加政策的想象空間。就中期來看,我們一直認為2012年不一定能見到真正的短周期底部,中國經濟本輪調整的可能底部應該出現在2013年二季度附近,中國經濟的中樞正在向7%靠攏。由此,我們對于未來兩個季度的通脹都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至少在2013年一季度之前,我們傾向于認為通脹都不會超預期,而在一季度之后,經濟的中期反彈力量則可能對通脹產生影響。所以,2012年下半年通脹不會是風險。而經濟基本面也正處于向底部的靠攏中,如果政策確實在某個時點達到預期的兌現,則市場的調整可能也是結構性的,經濟筑底是目前可以肯定的對2012下半年的基本判斷。
下半年的真正不確定性倒是在海外,雖然我們前期一直在表達關于美國建筑業周期和美元升值的判斷,但美元的升值時間和幅度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外圍動蕩平添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就6月而言,我們傾向于認為歐洲問題仍處于博弈期,其中的變數除了在于希臘的選舉結果之外,也在于歐洲保增長的可能,這也有可能在美元指數突破82之后加劇美元的波動,也不排除進而加劇大宗商品價格的短期波動。但我們仍然傾向于判斷歐洲不會發生諸如希臘退出這樣的系統性風險,而美元在上沖82之后,其短期的繼續上行動能也在減弱,未來大概率上美元將呈現震蕩態勢。
中期來看,中國本輪經濟調整底部的形成如果有資產價格的外部沖擊將更加完美,所以資產價格調整并不可怕,那可能會加速經濟底部和市場終極底部的出現。中期外部沖擊和資產價格調整的可能,就是提供了絕佳的底部買入機會。
雖然當前并非經濟的真正底部,但我們可以預見經濟已經處于筑底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外部沖擊的發生可能會加速中國經濟底部的形成。目前可以認為2300點是一個距離底部不太遠的位置,這也是當前市場可以繼續走強的底氣所在。
齊魯證券:
增加倉位 調高組合貝塔值
種種跡象表明,經濟增速的快速下滑正在挑戰政府容忍度的底限。為此,中央再次把“增長”放在了首要位置,相關對沖措施的出臺也明顯加快。傳統的需求刺激政策難以復制,而對經濟的短周期調整,二季度同比見底的觀點依然成立。在此背景下,融資成本的變化將決定經濟的恢復力度和資本市場的表現。
我們認為,融資成本下降速度緩慢的三個主要原因為:高杠桿對流動資金的需求,CPI回落速度較慢,以及資本流入減少降低了銀行資金供給能力。顯然,我們并不能很快根治投融資體系所面臨的困境,但數據顯示,事情正在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過去一個月內,短期利率顯著回落,包括協議存款、理財等銀行負債成本也出現了10%-20%的系統性下降。而根據我們的預測,CPI在6月份回到3%以內是大概率事件,這為利率水平的進一步下降打開了空間。
當然,投資者會擔心銀行信貸的增長問題。不過根據我們的分析,一季度一般加權貸款利率的上升,并不完全是銀行惜貸所致,可能還包含了利率重置、短期貸款浮動比例高等因素。考慮到上述變化,我們對指數的看法轉向積極,建議在維持前期“制度+成長”主線的基礎上,增加倉位,調高組合的貝塔值。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