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情緒再起市場持續低迷 A股還將整體震蕩
⊙記者 劉偉
周四,兩市股指開盤小幅沖高后便一路震蕩走低,因投資者對外圍和內部經濟的憂慮情緒再起,最終滬指收跌0.53%。分析師指出,近兩個交易日股指再度回歸低迷,主要還是在于投資者對國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擔憂,以及對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持續發酵的憂慮,預計市場短期還是會拉鋸式震蕩。
截至收盤,滬指報收于2350.97點,下跌12.47點,跌幅為0.53%;深證成指則收于9984.58點,下跌158.62點,跌幅為1.56%。兩市總成交額為14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略微縮小。
盤面顯示,昨日兩市板塊張少跌多,釀酒食品、券商等板塊回調,釀酒食品板塊跌幅為3.89%,券商板塊跌幅為1.58%。商業連鎖、農業龍頭、電力、醫藥等板塊跌幅居前,均超過1%。兩市僅4只個股漲停,熱點較為散亂。鐵路基建、水泥等板塊早盤雖高開,但隨后震蕩下行。
周四匯豐公布的5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再度加強了市場對國內經濟擔憂情緒。5月份匯豐中國PMI預覽指數為48.7,低于4月份49.3的終值并連續七個月處于收縮區域,表明當前國內實體經濟活動仍呈現疲軟狀態。
“總體來看,市場受外圍和內部經濟兩大因素影響,市場表現為多空拉鋸。”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銀泰證券分析師陳建華分析指出,對于A股市場而言,在先行指標依然未能給出更多積極信號的情況下,對經濟見底的預期無疑將進一步向后推遲,從而使得資金在操作上整體表現謹慎。而外圍歐洲因大選引發的希臘退出歐元區擔憂近期同樣持續發酵,更多關于討論希臘退出的話題被市場所關注,其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歐美以及亞太主要股指連續走低,在這樣的環境下,A股市場顯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雖然多空雙方處于拉鋸階段,但應當偏樂觀,預計多方最終還是會勝出。”李大霄分析指出,目前雖然經濟層面較為不樂觀,但所進行的反周期調控,無論是貨幣政策的放松,還是相關領域的預微調,都顯示了政策環境的寬松。
陳建華也分析指出,需要看到的是,盡管當前A股市場所處的環境整體難言樂觀,但積極因素在不斷顯現。典型的便是隨著國內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以及外圍不確定性的增加,管理層宏觀調控穩增長的力度正進一步增大,“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表述較為明顯地體現了這種轉變,而同期觀察到的現象便是相關部門項目審批速度的加快以及配套資金的提前到位。從市場盤面表現情況看,存在政策線索的建筑建材、工程機械等近期也持續活躍,表明資金對當前政策的調整并非視為不見。整體而言當前A股市場處于一個多空交織的環境,只要目前的市場環境未發生太大的改變, A股整體震蕩行情的性質也將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劉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