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強弱看券商股 方向選擇看半年線
民族證券 徐一釘
受利好消息提振,滬深股市昨日出現技術性的反抽,但兩市成交量只有1454億元。五大股指均拉出中陽線,而成交卻相對低迷,這恰恰反映出目前投資者矛盾的心理,即“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一方面,目前A股市場估值并不高,藍籌股又受到管理層的力挺,似乎上證綜指的下跌空間并不大。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拐點的時間恐怕要延后到三季度、甚至四季度,預計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依然低迷。
近期滬深股市暖風頻吹,除了之前推出的下調股市交易手續費、降存準率,養老金入市、提高QFII額度至500億美元、RQFII擴容外,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與證監會合作支持資本市場,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提供良好貨幣金融環境,逐步擴大QFII與RQFII額度。國資委也表示將繼續加大國有大型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具備條件的要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國務院啟動265億節能家電補貼。此外,多部委密集調研,醞釀新一輪擴大內需系列政策。
4月份國內經濟、金融數據并不理想。今年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818億元,不僅比上月大幅減少3282億,相比去年同期也少增612億元,遠低于市場預期。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只新增1200億元,表明企業當前對貸款需求萎縮。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僅有9.3%,比3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創出2009年以來新低,而從環比增速0.35%來看,也明顯低于去年水平,這客觀上要求政府加大政策的刺激力度。
4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較3月份繼續下滑2.6個百分點,2009年6月份以來增速首次跌破10%。4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7%,增幅創下自2011年1月以來16個月新低。其中工業用電量僅同比增長1.55%,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國工業生產增長放緩,仍處在尋底過程之中,中國經濟出現拐點的時間恐怕要延后到三季度、甚至四季度。
5月13日,央行年內第二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也是央行去年12月降準以來的第三次,距離上次2月降準也近三個月。我們認為,央行降準是當前經濟形勢的迫切要求,它將有利于刺激銀行增加二季度的信貸投放。這次降準后,將向市場投放資金4000多億,加上央行退回4月存款減少后多繳的大約1000多億的資金以及5月央行向市場凈投放2160億,考慮到5月企業補繳所得稅可能抽走3000億左右資金外,銀行的超儲資金將相對于4月明顯改善,超儲率將很可能超過3月2.2%的水平,而這將有利于5月利率水平的較快走低,并刺激貸款需求回升。
即使這樣,二季度貸款新增的空間也會比較有限。其一,今年5-6月是希臘政治風險促發歐債危機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加劇動蕩的危險時期,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也將會受到更大的沖擊,由此決定新增外匯占款保持低位,銀行的存貸比指標難以明顯改善,銀行的信貸供給能力會繼續受限。其二,在央行不降息、明顯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情況下,企業貸款需求改善仍會十分有限。其三,地方融資平臺以及房地產部門的新增貸款仍會受政府調控限制。
我們認為,若沒有更為直接較快刺激信貸增長的降息政策出臺,或其他相關的監管政策放松,二季度新增信貸難以明顯超過去年同期。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貸款同比增速也將基本與一季度持平,這很可能也是央行今年預調微調貨幣政策的目標,即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以支持今年經濟平穩著陸的同時,不過度刺激信貸的較快增長以避免信貸結構惡化,阻礙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調整。預計中的宏觀預調、微調政策,恐怕要低于目前多數機構的預期。
外圍方面,美元指數已進入中期反彈,這將引發全球資金重心回流美國,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中國的資產價格(A股市場和房地產)產生很大的壓力。美國、歐洲股市、石油及有色金屬板塊已進入中期調整周期,從而順勢拖累香港H股進入調整。最近香港A+H股指數持續上漲,A股對H股溢價率擴大至18.04%。香港H股一直是A股漲、跌的風向標,一旦H股受美國、歐洲股市影響繼續下跌,想必A股市場很難獨善其身。而截至5月13日,845家公布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業績預減或虧損的企業將達到384家,占已經進行業績預告公司的45.4%,目前A股市場向上的空間也有限。
技術層面,目前上證綜指與短、中、長期均線纏擾,本周四的反彈受半年線支撐引發,其上檔在2480點附近又受年線的反壓,透視出大盤已運行到十字路口,方向選擇以向上突破年線、或向下跌破半年線為標志。短期內,上證綜指將在半年線2340點與年線2480點之間震蕩,投資者不妨繼續關注券商板塊,券商板塊是衡量大盤走勢強弱的一把標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