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關前蓄勢夯實基礎 回調不改中期向好
上周,市場強勢上揚并在周五站上了2450點,2478點年內高點和年線近在咫尺,多方人聲鼎沸、戰旗飛揚似乎新高唾手可得。但事與愿違,本周一開盤就接連跌了3天,尤其是周三的大跌,使得市場的風向剎那間出現180度的大逆轉,行情終結之聲不絕于耳。事實上,投資者情緒的戲劇性轉變在以往行情中也曾不斷上演,以后也不會斷絕。正所謂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人性的弱點幾乎從未改變。
在2400點到2500點之間這一段區域,其壓力非常之大。去年8月初的時候,歐債危機再次爆發,全球股指受拖累,上證綜指也快速下探到2437點。而在去年11月份、今年3月,上證綜指也都是在這一區域上行遇阻,形成階段性高點,并且均放出了年內的天量。簡單的籌碼分析可以知道,2400點到2500點之間是市場上行的密集阻力區。既然如此,又怎能奢望股指能一馬平川站上2500點?
從年初以來的行情看,3月份的深幅回調一方面是擔憂上市公司年報尤其是一季報的不良表現,另一方面則是對2132點開啟的中期行情的回踩確認。自2132點開啟的行情可能是處在長期熊市向長期牛市轉變的暖場階段,也是長期養成的熊市思維嬗變的階段,出現的深幅回調應該是對此印證。而本周的回調,我們認為更多是關前蓄勢,夯實上漲的基礎。其實,在此階段出現任何快速的上漲,對未來行情并不一定是好事。
周五將公布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市場尤為關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貨幣、固定資產投資等變動情況。但事實上,短期的宏觀數據對股市的影響或許沒有想象中那么大。整體上來說,近期談中國經濟二次探底或者硬著陸的聲音明顯小了。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很可能是全年的低點。如果最終如此的話,股市的走勢也會相當樂觀。我們按季度統計了A股市場的走勢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走勢,發現自2005年以后是緊密相關的,趨勢完全一致。基于這樣的統計數據,我們認為,A股1月初的低點很可能是新一輪行情的起點。
管理層近期對上市公司分紅制度的再次強調,并且與大力拓展各路長期資金入市緊密結合,對市場無疑是長期利好。長期以來,投資者對價差的追捧是股市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分紅制度的強力推行和股指期貨、融券制度的實施將使得平滑波動的機制逐步得到確立。管理層治市、政策暖風持續、基本面干擾暫時一掃而空、資金面趨于寬松,都是市場進一步走強的基礎,并且能產生利好疊加效應。因此,對中期市場我們仍能樂觀看待。但即便在一輪強勢上漲的行情中,適當的回調也十分必要。同時,外圍事件仍然會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干擾,會在市場上行過程中增加一些變數。
基于對后市的樂觀看法,我們建議穩健的投資者關注業績穩定分紅較高或者具有成長空間的中型藍籌股。而對于比較激進的投資者,則可以關注新興戰略性產業,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聯的個股。一方面,市場回暖會使投資者的預期估值提升;另一方面,新興戰略性產業受政策支持力度大,未來發展空間具有想象力。
(作者單位:湘財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