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高之前不必擔憂 靜觀其變持股為宜
A股周二微幅收低。藍籌股表現乏力,拖累股指表現。大盤連續兩日震蕩盤整,漲勢是否已經結束?本期《投資論道》欄目特邀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和國開證券研究中心策略分析師李世彤共同分析后市。
張剛(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大盤目前的走勢可以用“欲拒還迎”來形容。主力機構對后市有些猶豫。當前市場風險和機會并存,盡管內部利好頻出但外部的風險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對大盤樂觀的原因是有明顯的護盤跡象,特別是連續兩日出現下午拉升,日K線制造下影線。但歐洲股市持續重挫,原油、黃金、銅都是下跌的,外部的隱憂讓人感覺危險。后市要看資金護盤的決心有多大,香港的H股往下走后與A股價差越來越大,A股的獨角戲能唱下去嗎?這個就是喜中有憂了。
對于累計漲幅比較大的權重股,完成階段性任務后需要回避。下周的風險偏大。因為本周公布經濟數據后會釋放利好,釋放利好會引發上攻,同時下周有7只股票發行,那么回調的概率就增大了。
面臨新高的位置,市場分歧比較大,不敢輕易作出一致性的判斷。這主要是外部環境比較差所造成的,內部無須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持股靜觀其變比較好。
李世彤(國開證券研究中心策略分析師):大盤目前處于強勢蓄勢階段,滬指在沖擊2478點之前保持樂觀,上升的趨勢沒有改變,可以積極看多。二季度的高點在2580點之上。
藍籌在穩健上漲,近期創業板和重組股也已經企穩,市場的人氣已經很穩定。在結構性行情基礎上,并不存在連續大幅下跌的可能。在創新高之前投資者其實不必擔憂。
現在深成指和滬深300指數已經提前創了今年新高,滬綜指偏弱是因為四大行、中國石油走勢相對低迷,拖累了指數。市場的領先指標已經創了新高,在這種情況下,至少要等滬綜指沖破2480點以后,才擔心一下股市的震蕩。
5月份會出現震蕩,沖過2500點或者沖過2478點,會面臨上升通道的上軌,這個時候估計滬綜指又要開始橫盤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