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小牛露出尖尖角 藍籌股或有建倉效應
制度紅利力促藍籌大象起舞 五月小牛露出“尖尖角”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參與藍籌需“一分為二”,藍籌成長股應是關注重點
“五一”假期期間管理層頻出利好,五月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高開高走并放量向上突破迎來“開門紅”。滬指大漲42.12點,報收2438.44點,再次站上2400點。
分析人士認為,制度改革促藍籌價值回歸,五月份A股有望延續小牛行情。
首先,從增量資金看,滬深300ETF首募規模將超500億,遠超市場預期,統計顯示,華泰柏瑞300ETF的329億的首募規模,創出2006年12月13日以來募集規模最大的新基金,僅次于當時成立的嘉實混合策略首募的419億元規模。兩只ETF基金的火爆發行,對金融等藍籌板塊行情繼續向好是個顯著利好。再者,證監會一系列改革將逐步提升滬深300藍籌股的投資價值和投資者參與度。
藍籌股或有建倉效應
五一期間,市場傳來消息,備受市場關注的首批跨市場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今年4月底結束募集,刷新了多項基金業新紀錄。據統計華泰柏瑞和嘉實的滬深300ETF合計募集超過500億。
這兩只創新產品如此大的發行規模遠遠超出市場預期。市場預計,兩只跨市場ETF都將于5月7日前后成立,成立后將進入密集建倉期,從基金公司和券商交流的建倉進度來看,兩只跨市場ETF都將采用較為快速的建倉模式,預計建倉期在一個月左右,這意味著,新增資金建倉期即在5月,這筆增量資金或為A股添增人氣。
對此華泰證券認為,滬深300ETF的火爆發行,說明了兩點:第一,監管層對該產品的大力支持,表明了監管層推動行情進一步發展的愿望。滬深300ETF有助于相關的衍生產品的發展,尤其是目前的股指期貨。第二,機構資金對目前滬深300指數估值水平,以及長期投資前景的認可。
制度改革
促藍籌股價值回歸
除了ETF利好,五一期間,監管層還連續釋放新股發行改革、退市制度改革和下調交易費等三重利好。
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稱,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宣布,從6月1日起,將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收費標準,總體降幅為25%。公告稱,調整后,滬深證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成交金額的0.087%。雙向收取;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的A股交易過戶費將按照成交面額的0.375%。雙向收取。盡管這一次下調的是交易規費而不是交易印花稅,但在分析人士看來,交易規費的下降,同下調印花稅的影響是相同的,監管層對于股市的支持態度十分明顯,這將對A股市場形成正面利好。
另外五一期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發布了《關于完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關于改進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來自監管層的制度性改革紅利正在逐漸釋放,證監會一系列改革將逐步提升滬深300的投資價值和投資者參與度。而從長期來看,利于引導資金進行價值投資,實現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
參與藍籌股需“一分為二”
分析人士指出,從整個市場的估值看,出現了明顯的分層,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的估值水平低于歷史任何時期。而參與藍籌需“一分為二”,尋找真正的藍籌成長股。
申萬證券認為,小盤股在未來一段時間面臨供給和業績證偽的雙重壓力,大盤股也就是銀行和兩桶油,其成長性面臨不濟。這次情況下,中盤藍籌的成長性在產業格局下得以醞釀。
而長城證券則認為,弱復蘇預期下配置藍籌股有三個思路,第一個思路,抓住周期鎖定的確定性和金改政策的傾向性,如利率敏感型的非銀行金融板塊和地產。第二個思路,基于對未來兩個季度經濟將完成觸底、弱復蘇這一過程的判斷,景氣回暖的路徑可能更加表現在下游,青睞于估值優勢已比較明顯的汽車板塊。超配仍在低估值區域家電、汽車和房地產。第三個思路,“弱復蘇”環境的動力來自于投資的結構性放松,可超配二季度需求轉暖所利好的彈性板塊,如煤炭、水泥等板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