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預期等待驗證 5月市場面臨考驗
受五一假期臨近的影響,周四滬深兩市小幅震蕩,成交量再度萎縮。上證綜指收于5日均線上方,報2404點,微跌0.09%;深成指表現相對強勢,報10201點,漲0.39%。從盤面來看,雖然有色、白酒板塊表現強勢,但金改概念全線退潮、銀行股業績兌現后紛紛調整、新股持續低迷,市場人氣較前期有所回落。
我們認為,近期市場走勢或已經反映了滬深300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建倉、銀行股分紅以及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入市的預期,甚至蘊含了存款準備金率五一下調的預期。但是,上證綜指連續5個交易日徘徊于2400點附近,意味著上方壓力確實沉重。展望下一階段,5月海外形勢越發復雜,國內流動性預期或有反復,宏觀驗證也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A股市場將進入預期檢驗、預期修正并醞釀新預期的敏感時間,大盤或將出現沖高回落的拐點。
三大不確定性困擾
進入5月份,外圍環境愈發復雜。從美股的歷史規律來看,“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5月賣出并離場)屢次得到驗證,過去兩年也不例外。在流動性與業績的雙輪驅動下,本輪道指反彈時間達7個月,反彈幅度近25%。但是,從流動性來看,隨著上半年扭曲操作的逐步到期,再度量化需要市場調整的配合;從業績來看,一季度經濟出現超預期的復蘇,預計二季度難以延續,業績推動力逐步弱化。
至于歐洲,投資者對荷蘭政治危機、法國大選及歐債危機的擔憂有所升溫,并繼續推高歐元區國債收益率,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更是攀升至6%的高位。我們認為,德國牽頭發起的旨在解決主權債危機的財政緊縮方案,已在歐元區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引起強烈的政治反彈,歐元區的增長和競爭力難題仍需要很長時間解決。可以例證的是,歐元區4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下滑,英國出現了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首次雙底衰退。
從國內來看,5月市場的流動性預期存在一定的變數。二季度銀行清理同業代付轉表內,信貸繼續擴張難度較大,4月或難再現單月萬億的新增信貸規模。與此同時,財稅上繳進入高峰期,銀行間流動性或將趨緊。此外,外匯占款增長進入個位數區間,基礎貨幣投放將受到抑制。因此,流動性格局仍需視政策調整而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或將階段性影響流動性預期變化。
除此之外,5月是宏觀預期驗證的季節。歷年的春節前后,市場憧憬新開工增加帶動行業景氣度回升,宏觀預期演化為股市的季節性上漲。而進入二季度,宏觀預期將面臨宏觀實證的檢驗,預計月度經濟數據的反復將為A股市場增添幾許不確定性。在經濟企穩預期大范圍蔓延的背景下,經濟實證一旦出現落空,市場沖擊力將會顯著放大。
個股在震蕩中分化
對于A股市場自身而言,制度變革資金對沖的過程仍將延續。一方面,在經濟轉型制度紅利的邏輯下,政策預期政策兌現政策效果的不同階段,都有望成為A股市場的長期投資主線;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變革的進程對市場的沖擊存在不確定性,引入長期場外資金,有利于弱化負面沖擊并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
因此,這種博弈決定了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的相對平衡化。但是,就4月以來的反彈而言,我們認為與一季度反彈有顯著差異,至少從反彈延續性上來看應是如此。短期來看,我們懷疑4月末的市場走勢或已經反映了滬深300ETF建倉、銀行股的分紅以及QFII入市的預期,甚至蘊含了存款準備金率五一下調的預期。因此,5月A股市場將進入檢驗預期、修正預期并醞釀新預期的敏感時間,大盤或將出現沖高回落的拐點。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A股市場系統性風險有限,但向上推動力也有所不足,大盤將維持區間震蕩,個股將在震蕩中分化。有鑒于此,低估值藍籌股可攻可守:經濟企穩預期估值修復預期低估值藍籌股具備進攻性;制度變革力度加大股票供給壓力低估值藍籌股體現防御性。不過,對于前期市場持續走強的變革主題,我們的態度開始趨于謹慎:在預期形成預期兌現的過程中,預期易被透支,主題風險有所加大。 (作者單位:中原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