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將依托120日均線整固 有上升空間
昨日,滬指的盤中走勢可謂跌宕起伏,早盤金融股的快速拉升有效激發了市場熱情。滬指一路沖高至2415點, 創出從3月29日2242點反彈以來的新高截止收盤滬指頑強收紅, 滬市成交量也創出二次反彈以來的新高。
滬指昨日盤中的大幅震蕩,從技術分析的角度考慮,有其一定的內在必然性。 目前,指數的均線系統大體上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5、10、20日均線呈現出多頭排列,但10日、20日均線均處于60日均線下方,標準的多頭排列尚未形成;第二,自2011年4月份轉為下降趨勢以來,120日均線終于在近期走平。
從第一個特點來看,在經歷了年初至今的中周期反彈之后,均線系統仍有待修復,歷史上多數大型上升通道都是在均線系統充分粘合之后再度發散形成標準多頭排列而宣告確立,目前顯然缺乏這一過程,因此,均線系統非標準的多頭排列預示著指數仍然需要一個震蕩整理的過程。
實際上,120日均線的走勢更能反映出指數在長期趨勢方面的特點,上證指數每一個大的周期均與120日均線的趨勢保持了較高的契合度。回看本輪次的反彈,今年2月21日指數突破了仍處于下降趨勢的120日均線,隨后借二次回調跌破該均線,緊接著又在120日均線明顯走平的情況下實現二次突破。通過分析A股歷史上120日均線與指數K線形態不同的結合方式,有助于我們當前對于市場后續運行趨勢的預判。A股歷史上120日均線所指示出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情拐點有以下三次:
第一,2010年10月行情啟動前,指數同樣突破了處于下降趨勢的120日均線,回調跌破后二次突破,但3067的高點并未創出新高,二度跌破且120日均線恢復下行之后基本宣告了上升周期的結束。由此可見,一旦出現對120日均線的二度有效跌破,指數重回下降趨勢將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2009年2月初,指數同樣突破了處于下降趨勢的120日均線,但最終的回調并未觸及120均線,在120日均線向上拐點出現后,指數便一路攀升至3478的近三年最高點。由此可見,不跌破120日均線是大級別反轉行情的重要標志。目前看來,指數基本上很難復制這種歷史走勢,未來的震蕩或將在所難免。
第三,2005年8月指數見998歷史大底之后,同樣突破了處于下降趨勢的120日均線,同樣出現了回調之后的跌破,但此時的120日均線已經走平,指數圍繞120日均線經過了充分的震蕩整理,再度有效突破之后,便開始了新的上升通道。由此可見,120日均線走平后不恢復下行,指數震蕩而不向下遠離120日均線,將會成為指數后續重回上升趨勢的重要信號。
綜上所述,在持續下行了長達一年的120日均線出現了走平跡象之后,如果指數能依托120日均線充分整固,進而實現均線粘合之后的再度發散,指數后市的上升空間將會進一步打開。相反,如果一旦出現巨量陰線有效二度跌破120均線,指數重回下降通道將會成為可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