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政策共振 A股走強值得期待
盡管道指連續兩周收陰,但A股已經連續兩周企穩回升,上周更是走出四連陽,驗證了我們前期“市場將在四月中旬企穩回升”的觀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基本已經在上周公布,市場看法分歧不小,但我們堅持認為經濟已在一季度環比見底,并有望在二季度同比見底。
工業增速企穩回升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季調后環比顯著回升,處于2011年以來次高位,說明工業增速已經企穩回升。盡管官方PMI生產指數與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一定的背離,但從歷史上看,這種背離不會持續太久。
分行業看,地產、汽車需求已開始企穩回升。3月份地產銷售面積環比大幅回升,這與當月居民戶新增長期貸款環比2月份增加600億元是一致的。監管層表態政策將不再加碼,穩定了購房者、房地產商的預期,房地產商通過降價消化庫存是可期的。一季度的數據印證了房地產商“降價保量”的策略激發了剛性需求,同時,央行、銀監會首套房貸優惠政策預調微調的效果開始顯現。汽車銷售也呈回升趨勢,3月份汽車銷量為183.86萬輛,比上月增長27.2萬輛,同比增長1%,相對于1-2月累計同比下降6.5%的情況已經有顯著改善。
主要工業品量價齊升,煤價自3月開始小步上行、鋼材價格觸底反彈、PTA價格也企穩回升。價格是供需變化最好也是最靈敏的指標,資源品價格回穩,是經濟見底的力證。主要工業品日均產量環比回升顯著。由于今年春節錯位因素的影響,環比觀察不易扭曲數據,也更容易覺察趨勢。從主要的工業產品產量來看,發電量、鋼材、有色、水泥及汽車日均產量環比回升顯著,工業底部企穩回升的趨勢明顯。貨幣政策趨向寬松,工業向好趨勢可期。
流動性持續改善
預調微調效果顯現
從央行的調查指數來看,貨幣政策適度感受指數已經較2011年下半年大幅度回升,印證了我們之前對于政策預調微調“涓涓細流”的判斷。M2同比增長13.4%,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略高于市場預期,M1同比增長4.4%,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這是M2、M1同比增速在今年1月達到最低點后連續兩月加快。流動性改善也反映在利率上,3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比上月低0.80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比上月低0.92個百分點。
3月份信貸遠超市場預期,較好地體現了政策“預調微調”,但是中長期貸款比重仍低。一方面,反映了在經濟下行階段,投資需求的回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對負債成本的降低是有預期的。目前,投資回報率降低,而官方利率仍處于高位,企業的資金成本并沒有下降,導致制造業投資下滑較快。從可持續性來講,資金價格必須下降,基準利率下調是大趨勢。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反映出中央對開發商提供信貸支持的意圖;而央行又在上周末宣布下調部分縣域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定向寬松政策信號,未來政策預調微調的趨勢將得到延續。
內因開始主導市場
從國際上來看,歐洲債務危機再起,市場重新陷入擔憂,但總的看來,歐洲央行與歐盟將確保債務危機蔓延得到控制,短期問題不大。美國方面,經濟雖有反復,但不改復蘇態勢。3月新增非農就業遠低于預期,密歇根消費者信心初值也壞于預期,通貨膨脹處于去年三季度以來的回落趨勢中,美聯儲再度啟動量化寬松政策的概率在增大。
從近期市場走勢來看,海外因素弱化,國內因素開始占據主導。經濟在一季度見底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最大的隱憂是通貨膨脹未能如市場預期般穩中趨降,這可能對市場產生致命的打擊,值得我們警惕,雖然我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較小。如果通脹壓力重來,從估值上看,1月低點2132點附近也是比較安全的。
總體而言,基本面出現“通貨膨脹穩中趨降,經濟穩中趨升”的組合是大概率事件。隨著預調微調政策的陸續落實、見效,流動性將從四季度的邊際改善到范圍更廣、幅度更大的好轉,可以關注早周期的投資品、工程機械、耐用消費品、券商,水利建設等政府投資相關行業也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