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A股開門迎四大利好
剛剛過去的小長假,或許是今年資本市場消息面最給力的假期。
面對低迷的二級市場,四大重量級的利好相繼出臺,包括:QFII擴容,醞釀已久的新股發行改革啟動,貨幣政策的寬松信號,PMI數據的向好。
不過,或許是節前股市暴跌陰影猶存,在利好云集之余,機構依舊出言謹慎,期待更多的經濟數據作為見底的證據。本報記者卜盎長沙報道
利好1 QFII擴容
事件:對于四月及全年A股表現最為實在的利好,來自于QFII的擴容消息。證監會宣布將在現有的QFII投資額度上進行加碼,增加500億美元,將QFII的整體投資規模擴大到800億美元。
點評:公認的利好,QFII的擴容,相當于直接給市場進行了“輸血式治療”。雖然引發了市場關于引入外資抄底的風言風語。
利好2 新股發行改革啟動
事件:自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去年上任以來,關于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呼聲持續不斷。經過近半年的紛紛擾擾,證監會4月1日晚間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從“發審制”到“注冊制”的重大變革并未發生,征求意見稿仍然保持著“微調”的力度:主要包括引入個人投資者參與詢價,并且對于新股發行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定價進行監管和問詢等六大革新。
點評:制度性變革,有比沒有好,至少不會更壞。盡管力度不如預期,但是從征求意見稿內容來看,某種程度上能促使新股價格真實反映公司價值,改變現階段新股發行價虛高和炒作等痼疾。
利好3 貨幣政策寬松的風聲
事件:剛剛完成換屆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今年的首次例會上就釋放出了寬松信號。據央行網站消息,日前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指出,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其中“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的口徑,是時隔一年多后首度出現。上次在央行貨幣政策例會中出現“信貸適度增長”還是在2010年四季度。
點評:A股某種程度上還是資金市。貨幣政策寬松,個中意味,老股民都懂的。
利好4 3月PMI官方數據向好
事件:對于二級市場來說,行情的表現與經濟冷熱關聯度更加直接。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反映經濟走向的最有說服力的數據之一。節前A股暴跌,其導火索之一就是,匯豐中國3月22日發布的3月PMI預覽值48.1,為4個月以來最低。結果,4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3月份PMI為53.1%,連續第四個月回升;同日公布的來自民間的匯豐PMI數值,卻依然呈現連續第四個月下滑的態勢。
點評:官方數據和民間數據打架,今年已成資本市場的焦點之一。誰更可信?真的難說。
[機構觀點]
四月份數據才是關鍵
對于清明節扎堆的四路利好,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桂浩明態度比較謹慎。
在他看來,僅以QFII擴容為例來看,其背后的政策意圖仍然是“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圍繞這個政策意圖,先有養老金入市的說法,后有QFII擴容。但對于目前市場環境來看,桂浩明認為,目前市場缺乏確定的財富效應,即使是長期資金入市也未必能掀起太多波瀾。2003年在QFII剛獲批文時,曾經導演過“五朵金花”的短暫行情,但持續時間并不太長,此后市場也未能擺脫熊市,一直將下跌行情延續到2005年底。
按照此前國家統計局的安排,今天開市的A股將馬上迎來三月份和一季度的經濟數據。
桂浩明指出,從市場來看,近期的大幅下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頗為不利。其次,投資者對于二季度經濟是否見底分歧還比較大,因此四月份的經濟數據較為關鍵,這將為投資者判斷二季度的經濟給予指引。如果四月份的經濟數據繼續惡化,那么指數或將考驗前期的低點2132點,不過這又會加快央行下調存準率的步伐。如果數據有轉好跡象,A股則可能會企穩。
中原證券則認為,始自三月下旬的A股調整將延續至4月中下旬。不過,在“經濟退、政策進”的格局演變下,中原證券對二季度市場的整體走勢并不悲觀,建議投資者等待積極信號的出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