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2018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的13億元已經完成發行,票面利率為7.4%。據悉,本期債券發行期限為3年,截至目前已完成認購繳款。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房企發布了2018年8月份業績。綜合今年以來的業績數據,上半年房企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同時,企業整體融資成本持續上升。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受監測的85家房企累計融資總額為744億元,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7%。數據顯示,不僅當月融資總量同環比雙雙下降,且較于2017年平均水平整體下降了33%。
從企業來看,8月份,融資總量最高的企業為金科集團,融資總量82.4億元,該企業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信托貸款及資管公司貸款等其他非標方式進行融資。單筆融資額最高的一筆融資為泰禾集團8月23日為子公司進行的信托擔保貸款,金額不超過50億元。
綜合2018年1月至8月,典型房企融資總額7390億元,同比減少9.0%。其中,10大標桿房企融資總額同比減少35.46%。此外,中小型企業融資更為艱難。
2018年上半年,在金融系統風險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傳統融資渠道結構性收緊,但資產證券化等渠道融資規模快速上升,對中小房企以及快速擴張的部分房企影響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在房企融資渠道占比較大的公司債發行規模保持低位,新發持續低迷,且多為之前批準。尤其是,6月以來先后出現多家房企陸續中止發行公司債。
對此,中國指數研究院一位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8月密集出臺的房地產系列政策預示著接下來一段時期內房地產金融仍將延續收緊態勢,企業資金面持續趨緊的局面短期內難有改觀。
“房企宜加快去杠桿、降負債,促進企業穩健發展。”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說。
A股上市房企半年報披露完畢,135家房企半年賣房收入增至7740億元,部分房企凈利增長超2倍。
《證券日報》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6月30日,上述135家房企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852億元,平均每家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3億元,2017年同期則為4.57億元。具體來看,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18家,占比為13%;凈利潤1億元-10億元之間的企業為65家,占比約為48%。
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收盤,在申萬二級行業12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中,41家公司已公布了半年報。41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收4876.8億元,同比增長27.54%,實現凈利潤426.3億元,同比增長33.92%。
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收盤,在申萬二級行業12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中,41家公司已公布了半年報。41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收4876.8億元,同比增長27.54%,實現凈利潤426.3億元,同比增長33.92%。
自從房地產行業進入嚴冬期后,眾多房企紛紛謀求多元化發展時代,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此前有不少房企進入到了體育、音樂、醫療各種領域,如今互聯網“家裝”領域這塊大蛋糕,也引來不少房企的垂涎。目前恒大、萬科、碧桂園等大型房企已經進入到了家裝領域,并有了不錯的成績。
2018年以來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減,下半年以來,多個城市調控進一步加碼。不過,中原地產研究中心9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調控重壓下,標桿房企銷售業績依然明顯增長。
在規模和利潤面前,越來越多房企加入搶奪“現金流”行列。這背后,是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融資成本越來越高的窘境。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張宏偉曾表示,房企融資難問題雪上加霜,今年將成為房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在規模和利潤面前,越來越多房企加入搶奪“現金流”行列。這背后,是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融資成本越來越高的窘境。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張宏偉曾表示,房企融資難問題雪上加霜,今年將成為房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高周轉企業更要注意質量和風險把控。實際上,為了降低資金成本和回款周期從而提高收益,高周轉已經成為了融資壓力逐漸加大的房企的運作方式。
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未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的,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準,擅自施工的,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二以下的罰款。
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準,擅自施工的,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1%以上2%以下的罰款。
克而瑞分析指出,上半年金融收緊趨勢未變,融資難、資金緊缺是所有房企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投資拿地上反應明顯,不僅制約了房企中長期的投資力度,更加劇了房企間布局的分化。
在融資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房企選擇股權質押的方式融資,其中泛海國際、陽光城等房企的股權質押比例已經超過50%。股權質押是資本市場常見的融資方式,但是隱藏的風險也逐漸浮于水面。
在融資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房企選擇股權質押的方式融資,其中泛海國際、陽光城等房企的股權質押比例已經超過50%。股權質押是資本市場常見的融資方式,但是隱藏的風險也逐漸浮于水面。
債務逼壓下,融資成本更高,無論是大型上市房企還是規模較小的中小房企,都面臨著償還債務的問題,大房企還可以變賣資產籌錢;小房企則如同風雨飄搖的小舟,隨時都有傾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