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降雨、高溫及假日效應多重因素影響,8月物價顯著回升。國家統計局9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連續兩個月處于“2時代”,并創下半年內最高漲幅。環比來看,8月CPI上漲0.7%,其中鮮菜價格上漲9.0%,部分地方漲幅超過20%逼近30%。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記者獲悉,保障蔬菜等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價格穩定被提至重要議程。農業農村部正組織災區盡快恢復蔬菜生產,商務部部署全國多省市展開產銷對接,還將于9月下旬展開專場采購會。多個補種農產品將于國慶節期間陸續上市。專家表示,水災對蔬果類價格影響將見消退,預計4季度CPI或再次跌破2%,年內通脹風險也仍可控。
食品價格上漲
對于8月CPI環比上漲0.7%,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稱,CPI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主要受食品價格上漲較多影響。食品價格上漲2.4%,漲幅比上月擴大2.3個百分點。其中,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漲幅比上月擴大7.3個百分點。
“8月CPI環比上漲0.7%,創下了2008年以來同期新高,食品價格上漲2.4%。其中,鮮菜、豬肉、蛋類的價格分別上漲9.0%、6.5%、12.0%,均明顯高于季節性規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李赫指出。
據悉,此前華北、東北和山東等地遭遇罕見強降雨,遼寧、吉林和山東鮮菜價格分別上漲29.7%、22.3%和21.8%;天津、北京和黑龍江分別上漲16.1%、15.2%和14.6%。“今年夏季高溫且持續時間長,生豬生長遲緩,局部地區又出現疫情,市場供應偏緊,豬肉價格上漲6.5%,漲幅比上月擴大3.6個百分點。高溫天氣也影響蛋雞產蛋率,加之開學在即和中秋臨近,需求增加,雞蛋價格上漲13.7%。”繩國慶說。
“北方的超級高溫導致豬、禽肉、蛋、蔬菜等漲價;壽光洪澇擾亂北方蔬菜短期供應;夏糧減產帶來小麥價格上漲預期。但步入四季度后,由于產能恢復、供給調整等原因,預計這些擾動因素將逐漸回落。”李赫表示。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日前表示,冬春季往往是全年菜價高點,之后隨著天氣轉暖、露地菜上市增加,價格持續下跌至年內低點,暑期隨著全國進入大范圍高溫多雨天氣,菜價止跌回升,9、10月將有所回落。
油價大幅走高
非食品價格上漲成為推動CPI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8月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19.8%和22.0%,旅游價格上漲5.6%,醫療保健價格上漲4.3%,教育服務價格上漲2.8%,居住價格上漲2.5%。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上漲19.4%,是支撐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的重要力量。近期一線城市的房租出現了集中性上漲,本月居住類價格環比上漲0.5%,但全國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2.5%較為溫和。8月是假期旅游旺季,旅游類價格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5.6%。
“果菜價格推升食品項,旅游價格推升非食品項。”中信固收研究員明明表示,8月國際油價保持震蕩,國內成品油價格經歷先上調后下調后,價格仍然有所走高,交通工具用燃料項目CPI同比增速保持在19.4%的高位水平;旅游項目CPI同比增速在7月的高位水平繼續抬升。
明明認為,長期來看,油價仍然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間,預計是未來一段時間推升通脹預期的重要因素;不過,隨著暑假結束、旅游市場火爆場面將有所降溫,預計9月旅游及相關服務價格將有所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多地出臺了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方案。
通脹風險可控
保障蔬菜等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價格穩定已經被列上重要議事日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9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山東壽光受到暴雨影響,部分農田、大棚及養殖場損失嚴重。目前受災農戶已經恢復生產,補種了西紅柿、黃瓜等農產品,國慶節期間即可陸續上市。
據悉,商務部近期還啟動了“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行”活動,搭建“買地方、賣全國”平臺。在鄭州舉行的首場對接會上,全國361家流通企業和河南的450余家農產品生產主體對接,共計18個大類192種農副產品,意向采購金額達到103億元。據悉,下一步“產銷對接行”還將在四川、貴州、新疆、云南、廣西等省區舉行。
此外,商務部將于9月20日至22日在山東濰坊舉辦農商互聯大會,屆時將安排受災農戶補種蔬菜的專場采購會,組織流通加工企業與農戶現場對接洽談,提前簽訂訂單,鎖定銷售市場。
9月7日,農業農村部再次派出農業抗災救災專家指導組,幫助災區迅速落實災后恢復生產的關鍵措施。據悉,前期,農業農村部已經制定農作物洪澇災后管理技術意見,專家指導組將開展巡回技術指導服務,推動改種補種、田間管理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盡快恢復蔬菜生產。
CPI未來走勢如何?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張瑜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對于食品項,預期三季度豬肉價格上漲趨勢仍將持續,蔬果類價格波動消除。水災對蔬果類價格的影響將消退,壽光的蔬果產量全國占比非常有限,且其蔬果物流中心作用將迅速恢復。非食品項方面,預期油價對居住水電燃料及交通工具用燃料的拉動作用逐步減弱,房租在全國范圍內的上漲亦不可持續。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告訴記者,受天氣影響的鮮菜價格波動走勢不可持續,而生豬疫情在年內很難對豬肉供給造成實質性影響,因此食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局面概率不大。“此外,雖然最近的政策調整會在邊際上改善國內的貨幣信貸條件和提振國內投資需求,但不會帶動通脹出現明顯跳升。”
章俊還表示,即便CPI環比受中秋國慶影響而繼續反彈,但同比增速可能僅會微升0.1個百分點至2.4%。預計4季度由于食品價格和翹尾效應雙雙回落,CPI可能會再次跌破2%。
記者綜合多家機構預測,受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8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有望繼續擴大,增速或保持在2%以上。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6日說,中美貿易摩擦對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影響非常有限,下半年CPI有望延續溫和上漲態勢。毛盛勇說,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主要指標總體比較平穩,中美貿易摩擦對整體經濟運行影響有限。
正值盛夏,隨著時令瓜果和蔬菜大量上市,鮮果鮮菜價格更低了。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1.9%;P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4.7%。6月PPI環比上漲0.3%,漲幅略有回落;同比上漲4.7%,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根據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市場普遍預計,6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望連續第3個月處于“1時代”。
上個月我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繼續下降,同比上漲1.8%,這已是我國CPI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降,連續第二個月同比漲幅低于2%。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5月份CPI數據顯示,上個月PPI環比降幅0.2%,同比漲幅1.8%,均與4月份持平。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區、市)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6個地區4月份CPI同比漲幅較3月份出現回落,已沒有一個地區的CPI漲幅處于“3時代”,均低于3%。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下降的影響,4月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8%,較3月回落0.3個百分點。時隔兩月,CPI重回“1”時代;4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降,環比下降0.2%,4月PPI同比在近6個月首次上升,同比上漲3.4%。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18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
圖為成都某市場內蔬菜標注的價格,一些民眾正在挑選。連平表示,雖然P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4個月下降,但環比卻是近8個月首次下跌。姜超則認為,3月以來鋼價小幅回升,煤價高位回落,油價繼續下調,預計3月PPI環比下跌0.5%,同比漲幅降至2.8%。
根據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據商務部監測,1月22日至1月28日,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65元,比前一周上漲5.7%;豬肉價格為每公斤21.86元,下降0.1%。
記者綜合多方預測,受到天氣因素影響,近期食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但在高基數的下拉作用下,即將公布的2018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反而會走低,同比漲幅或為1.4%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保障水平的提高,居民需求的平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食品價格的下降。食品是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食品價格的漲幅同比回落,這也許是一個重要變化,食品價格穩定,居民食品支出的穩定,也是支持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條件。
國家統計局1月10日發布的2017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8%。2017年全年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區、市)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絕對水平來看,天津、吉林、山東、重慶、湖北、江蘇、西藏、廣東、四川、山西、福建、上海、云南、安徽、湖南、貴州這16個地區的11月CPI漲幅低于2%。
2017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其中,新疆、海南CPI同比漲幅3.1%并居全國第一,貴州增長0.8%繼續墊底。由漲幅高低排序,依次為新疆、海南、江西、河北、廣西、浙江、青海、內蒙古、黑龍江、陜西、遼寧、河南、甘肅、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