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和環比漲幅走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CPI漲幅或連續3個月低于2%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上漲1.8%,漲幅連續兩個月位于“1時代”。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 6月22日—6月28日,畜禽產品價格集體下降,天氣炎熱,畜禽產品保存難度加大,商家急于出貨,價格全線走低。蔬菜價格走低,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2.67元/公斤,環比下降4.6%。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6月份以來進入夏季,蔬菜供應充分,帶動食用農產品價格持續回落。同期國內非食品價格整體平穩,但6月份國內成品油價迎來連續兩次小幅上調,初步判斷6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6%-1.8%左右。
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17家機構對6月份CPI同比漲幅的平均預測值為1.9%,最小值為1.5%。若上述預測兌現,CPI漲幅將連續3個月低于2%,繼續處于“1時代”。
超市里的蔬菜區。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下半年物價預計繼續平穩運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CPI同比上漲2.0%,處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調控目標之內。
連平表示,今年上半年CPI整體平穩,雖然年初反彈至2%以上,但近兩個月同比漲幅又回落到2%以下,預計上半年CPI同比漲幅平均在2%左右。
對于下半年物價走勢,連平預計,三、四季度豬肉價格可能企穩回升,也許會帶動食品價格小幅上升。非食品價格則可能保持基本穩定,未來CPI缺乏顯著反彈的動力。從翹尾因素來看,7月之后將顯著回落,因此下半年通脹水平大幅上漲的可能較小。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近日也表示,市場普遍認為宏觀環境穩定、市場供給充裕,價格總水平將延續平穩運行,出現明顯上漲的可能性小。下半年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備堅實基礎。(記者 李金磊)
上個月我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繼續下降,同比上漲1.8%,這已是我國CPI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降,連續第二個月同比漲幅低于2%。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5月份CPI數據顯示,上個月PPI環比降幅0.2%,同比漲幅1.8%,均與4月份持平。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區、市)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6個地區4月份CPI同比漲幅較3月份出現回落,已沒有一個地區的CPI漲幅處于“3時代”,均低于3%。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下降的影響,4月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8%,較3月回落0.3個百分點。時隔兩月,CPI重回“1”時代;4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降,環比下降0.2%,4月PPI同比在近6個月首次上升,同比上漲3.4%。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18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
圖為成都某市場內蔬菜標注的價格,一些民眾正在挑選。連平表示,雖然P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4個月下降,但環比卻是近8個月首次下跌。姜超則認為,3月以來鋼價小幅回升,煤價高位回落,油價繼續下調,預計3月PPI環比下跌0.5%,同比漲幅降至2.8%。
根據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據商務部監測,1月22日至1月28日,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65元,比前一周上漲5.7%;豬肉價格為每公斤21.86元,下降0.1%。
記者綜合多方預測,受到天氣因素影響,近期食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但在高基數的下拉作用下,即將公布的2018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反而會走低,同比漲幅或為1.4%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保障水平的提高,居民需求的平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食品價格的下降。食品是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食品價格的漲幅同比回落,這也許是一個重要變化,食品價格穩定,居民食品支出的穩定,也是支持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條件。
國家統計局1月10日發布的2017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8%。2017年全年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區、市)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絕對水平來看,天津、吉林、山東、重慶、湖北、江蘇、西藏、廣東、四川、山西、福建、上海、云南、安徽、湖南、貴州這16個地區的11月CPI漲幅低于2%。
2017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其中,新疆、海南CPI同比漲幅3.1%并居全國第一,貴州增長0.8%繼續墊底。由漲幅高低排序,依次為新疆、海南、江西、河北、廣西、浙江、青海、內蒙古、黑龍江、陜西、遼寧、河南、甘肅、天津。
據測算,在10月份1.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0.4個百分點,比上月增加0.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5個百分點。
近期,在黑色系、有色系多頭行情偃旗息鼓之際,多頭陣營中一些“后起之秀”逐漸博得投資者青睞。
據測算,在9月份1.6%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0.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4個百分點。在9月份6.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4.0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2.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全國31個省(區、市)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地方層面,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除了海南、浙江、陜西外,其余28個省份的7月份CPI同比漲幅均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