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6月份,銀行理財收益并沒有出現“年中反彈行情”,整體表現較為平穩。融360數據顯示,6月份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為4.81%,較2月份的最高點4.91%下降了0.1個百分點。分析認為,7月份降準正式實施之后,市場資金流動性將進一步寬松,下半年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繼續走低的概率較大。
“手機銀行專享薪金理財菁品三月,預期年化收益率4.45%,期限91天。”這是記者6月底收到的交通銀行的理財短信通知。
記者走訪其他銀行也發現,今年銀行理財收益并沒有出現大幅反彈的年中行情。實際上,今年3月份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就結束了一年多的持續上漲趨勢,開啟下降通道。
融360數據顯示,6月最后一周(6月22日至6月28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290款,較前一周增加了226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1%,較前一周微降了0.01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191天,較前一周增長了20天。從不同期限來看,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48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6%,3至6個月理財產品823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7%,6至12個月理財產品83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8%,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110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6%。其中,3個月以內產品占比為21.41%,較前一周下降了1.45個百分點,創下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可以看出,6月底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收益倒掛現象,3至6個月理財的平均收益率要高于6至12個月,這主要是由于季末時期銀行更傾向于發售中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引投資者。分析認為,目前市場資金整體較為充裕,隨著6月底的季末考核影響消退,再加上7月初的定向降準,屆時資金面會更加寬松,銀行理財收益率小幅下降的概率較大。
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波瀾不驚”,與此同時,具有理財屬性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也成為銀行熱推的理財新貴。
“寧波銀行保本結構性存款產品,本金安全,收益穩健,三個月年化最高收益率可達4.8%,6個月和12個月4.6%?!边@是寧波銀行推介的一條信息。
資管新規開啟了銀行理財發展的新時期,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猛增已成為新現象。融360數據顯示,6月最后一周,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共142款,較前一周大幅增加95款,翻了2倍,其中,國有銀行發行量100款,股份制銀行發行量38款,城商行發行量4款。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迎來爆發期,收益率大多在3.5%至4.5%之間,也有個別銀行的收益率能達到5%以上。之所以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幅增長,主要是為了迎合資管新規。”融360銀行業分析師劉銀平表示,資管新規4月27日正式出臺,其中要求保本理財退出市場,但銀行理財的相當一部分客戶較為保守,這時候結構性存款就成為保本理財的最佳替代品。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影響深遠。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表示,招行目前資管規模為2.3萬億元,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會下降到1.5萬億元的水平。一是因為有5000多億的結構性存款和保本理財產品,按資管要求要回歸表內;二是非標資產不得通過資產池滾動發行,投資非標資產就會萎縮,非標資產規模下降必然會帶來理財產品規模的下降,所以整體來看規模會下降。(記者 王淑娟)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對外發布了村鎮銀行的最新情況。相關資料顯示,試點設立村鎮銀行十多年來,村鎮銀行已成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普惠金融發展的金融生力軍。
7月2日,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興業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第26位,按總資產排名第28位,均較上年提升2位,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銀行30強的國際排位。
教育部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出國留學作為學習生涯的重要一環。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
記者近日走訪多個銀行網點發現,今年年中銀行攬儲,除了增加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和提高收益率,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也成了多家銀行的發力點。
去年以來,不少銀行陷入貸款額度緊張的局面,一些購房者申辦貸款后,銀行卻遲遲沒有放款,直接導致他們在購房合同約定時間內,沒能付清全部房款。
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連跌三周了。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9%,較上上周微幅下降0.01個百分點。
繼4月份各國有大行和城商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后,5月以來又有多家股份制銀行和農商行陸續加入到利率上浮的隊伍中。其中,部分農商行的利率上浮高達55%。
經過近半年的征求意見,銀保監會日前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下稱《辦法》)。
多位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負債端成本上升推動資產端定價“水漲船高”。為保持合理息差水平,銀行資金“定價”上調趨勢仍將持續。
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而披著“保本”外衣的結構性存款成了銀行發力的重點。但是,結構性存款井噴之下也暗藏違規操作,部分銀行將結構性存款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近日市場就傳言,部分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的4月份金融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3.77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
當前,銀行主動調整利率的原因在于供需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受防風險去杠桿的金融政策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銀行資金存款需求上升。在資金成本抬升的形勢下,商業銀行需立足客戶立行和能力立行,更加注重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提高凈息差能力。
作為備案硬性指標之一的銀行存管,一直都是眾網貸平臺的攻堅重點。據融36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全國共有832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融360監測范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53.16%。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四家國有大行的北京分行獲悉,他們將于下周一或周二開始,將北京地區首套房貸款利率按照央行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二套房貸款利率政策不變,仍為基準利率上浮20%。
“您的信用卡證件資料已經過期,請及時登錄網站(網址)進行更新”、“您的信用卡額度現在可以在線申請提升,請點擊網址”……夸張的是,這些短信還是以“95”開頭的,其中包含一個網址,讓你進行實名補錄、升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