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黑色星期二”后,伴隨著央行行長易綱的表態,6月20日,滬深兩市“深V”反彈,兩市漲停家數達52家。昨日,兩市集體低開,隨后持續下探;中午收市前市場進入反彈狀態,滬指全天縮量反彈,創業板成為反彈先鋒。截至收盤,滬指漲0.27%,報收2915點;深成指漲0.92%,報收9501點;創業板漲1.08%,報收1563點。
在昨日縮量反彈中,鋼鐵、軍工兩大權重板塊表現亮眼,領銜市場反彈。昨日跌停個股62只,跌停家數大幅減少,不過仍大于漲停家數。有的個股仍創新低,其中中弘股份股價盤中跌破1元,在縮量反彈行情中,有的個股上演地天板行情。而中興通訊在A股再度跌停,這與其在港股20%的漲幅形成了鮮明對照。
央行行長易綱安撫股市
“黑色星期二”的當天,央行官網披露了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文章。易綱接受采訪時稱,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少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之一。基于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
端午節前,美國一意孤行地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給中美貿易摩擦增添變數。
易綱在接受采訪時稱,近年來,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我國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不斷增強。
中興通訊在A股和H股上演冰火兩重天
6月20日,中興通訊在A股和H股表現冰火兩重天。截至收盤,港股漲幅達20%,而截至收盤時,中興通訊A股卻迎來了第五個跌停板。
6月20日之前四個交易日,其H股分別下跌41.56%、1.07%、11.49%、24.81%,復牌以來已累計下跌約56%。值得注意的是,其H股今日雖有所反彈,但相較于A股,其H股目前仍有一定的折價。
因遭遇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通訊復牌之路并非順暢,復牌前更是遭遇39家基金公司下調估值。中興通訊股價陸續擊穿部分基金預計的最低股價。其背后的原因是,美國制裁目前尚未明朗。
2018年6月19日有新聞提及(其中包括):“美國參議院于周一晚通過了一項將恢復對中國電信巨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處罰的立法案。”
對此中興通訊澄清,美國參議院通過的NDAA的版本(以下簡稱“參議院版本”)目前仍非美國法律,因為其僅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中的一院獲得了通過。美國眾議院通過的NDAA的版本(以下簡稱“眾議院版本”)并不包含上述三項條款中的前兩條。此后,參議院版本還需與眾議院版本通過協調委員會進行協調。最終,在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經協調后的版本后,該等立法案將呈交給特朗普總統待其簽字或否決。
那么,中興通訊港股為何大漲?有分析認為,除了上述澄清公告外,5G第一版商用標準的“凍結”,意味著通信行業十年的大周期將迎來新的起點,意義重大。
“1元股”26只,中弘股份一度跌成“仙股”
昨日,超頻三以跌停價開盤,午后強勢拉升漲停,報20.11元,日內振幅高達20.02%,換手率逾54%。這意味著如果你早盤買入,當日收盤時浮盈就有20%!
與之類似的還有羅普斯金,其振幅也超20%。與此同時,亞夏汽車、中原特鋼、石英股份也從跌停板被拉起,振幅超18%。
受A股走熊影響,近期部分股票股價持續下跌,“1元股”批量增加。6月20日,中弘股份股價一度跌破1元,盤中最低價報0.99元,尾盤報收1.02元。數據顯示,目前兩市1元股數量為26只。
公開資料顯示,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實業投資、管理,是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綜合性地產企業。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王永紅為公司實控人。
目前,這家市值百億的房企陷入了資金鏈危機。中弘股份6月13日晚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36.88億元,全部為各類借款。公司目前正在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并且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此前,6月7日,公司控股股東中弘卓業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再次被司法輪候凍結。目前,中弘卓業持有公司股份22.2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55%,已全部被司法凍結和司法輪候凍結。
在上述背景下,中弘股份股東紛紛出逃。截至6月20日,中弘股份股價年內累計下跌47%,為滬深兩市股價“最便宜”的股票。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正遇到寒潮。近期,證監會披露的《發行監管部再融資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信息顯示,泰禾集團、中弘股份這兩家房企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流程,狀態皆顯示為“中止審查”。
在26只一元股中,除了退市昆機與退市吉恩外,11只股票為ST股。*ST安煤、*ST安泰、*ST保千、*ST東電等一元股基本面堪憂,部分股票每股收益為負。*ST安泰表現最好,但每股收益也僅為0.04元。
焦點
A股破凈股達186只,能否抄底?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A股破凈股達186只。
在經歷了6月19日的大跌后,A股三大股指均處于最近兩年的最低位,那么,目前是不是投資者抄底的機會?
中銀國際策略團隊的觀點較為樂觀,該機構認為,A股市場估值已經合理,資產價格已經對風險進行充分重估。從政策曲線來看,目前處于頂部狀態。從情緒來看,目前已經形成悲觀一致預期。從歷史經驗來看,目前是底部特征。該機構建議,投資者轉變態度,積極樂觀。
從數據來看,上證綜指目前3021點,距離上一個頂點,2015年6月的5178點,已經回落42%;從估值來看,0-40x估值的股票數量占比為51%;從市場情緒來看,上周整周的平均換手率為0.81%,已經和歷史上的底部水平相當。
對于中美貿易摩擦,該機構認為,征稅商品500億規模約占對美出口的十分之一,占中國總出口約2.2%,占GDP比重約為0.4%,影響相對可控。短期看,沖突升溫或加劇近期的悲觀情緒,推動市場繼續下探。但由于開征關稅對中國經濟增速影響可控,并且市場目前估值合理、低估值股票占比較多,不存在再大幅下跌的基礎。
莫尼塔研究普林格快評的觀點則較為悲觀,他認為,周二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大關,情況堪憂,且伴隨成交量放大,市場拋壓較重,因此可能需要連續幾天的下行才能消化。他認為,在上證重回3050點之前,A股市場仍呈現弱勢格局。
東莞證券認為,整體來看,大盤技術面延續弱勢,人氣低迷,市場拋壓仍有待適度釋放,預計短線仍有震蕩反復,等待適度企穩。操作上建議適度謹慎。
延展
多公司因質押敲響平倉警鐘
近期,多公司敲響平倉警鐘。
在6月19日,凱瑞德宣布停牌,之前兩名公司實控人股東任飛、王騰收到山西證券《盤后追保通知》,兩人賬戶已觸及平倉線,若無法按時追加擔保物,其所持股將被強制平倉。
當晚,豫金剛石發布公告,該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華晶)實控人郭留希部分質押的股份觸及平倉線,存平倉風險。迪威迅同日公告,控股股東北京安策質押的所有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存在平倉風險,占公司總股本的40.19%。
此外,東方海洋、聯建光電、中南文化、華誼嘉信等多家公司都在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等高管持有股份面臨平倉風險。
實際上,股權質押對于A股已經是普遍現象。根據同花順i問財統計顯示,目前出質人累計質押比例超過10%的股票已經達到2479只。
多公司股東或高管宣布增持
在多公司爆出平倉危機的同時,還有多家公司的股東或高管宣布增持。6月20日,常鋁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常熟市鋁箔廠有限責任公司計劃自2018年6月21日起未來6個月內,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00萬股、不超過200萬股。
6月19日,亞太科技報6.01元,股價跌停。亞太科技20日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周吉計劃未來6個月內,擬出資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不超過2億元增持自家股份,并承諾在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公司股份。但是,這一公告并未挽回亞太科技的股價下跌。截至6月20日收盤,亞太科技股票報5.48元,跌8.82%。
合眾思壯20日公告稱,公司部分管理人員計劃于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預計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
(記者王全浩 林子 梁辰)
2018年中期“大考”臨近,1000多家上市公司提前“熱身”,披露業績預告。其中,近七成公司報喜。但由于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頻繁,“二八行情”持續,加之從5月開始市場避險情緒顯著增強,如何通過中期業績預告一葉知秋,尋找下半年投資機會,是當下買方和賣方均需做好的“功課”。
6月1日起,中國A股股票正式納入MSCI指數,啟動儀式5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
近期,三六零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53億股,募資金額不超過107.93億元,引發了市場關注。不過,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A股定增融資規模顯著下滑,“破發”隨處可見。
A股連續兩天回調,滬指逼近3150點,創業板也退回1830點附近。但漲價概念卻在弱勢中獨善其身,從蘋果到原油,從啤酒到燃料,從甲醇到造紙,再到日用消費品,均受到有限資金的追捧。
在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后,A股市場9日出現回調,調整幅度都在0.2%以內。
2017年度,滬深兩市共計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分紅總金額首次突破一萬億元。
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指標創下近期紀錄: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破凈股”數量近期創下3年來新高,1元以下“仙股”及低價股重現市場,過去受市場炒作追捧的ST概念指數創下3年新低,A股公司年報分紅規模創新高,近500家公司年報業績創上市以來新高。
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以及融資環境趨緊的大環境,房企通過登陸資本市場以求壯大公司規模的期望愈加強烈。相對于監管嚴厲的A股市場,房企開始轉戰港股市場。
納入MSCI、滬倫通、D股、放寬外資券商持股比例以及收購境外交易所,近一階段以來,涉及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舉措頻頻,顯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正在加速進入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2017年報季收官,A股十大“虧損王”新鮮出爐,十家公司2017年共虧損562.49億元。其中樂視網虧損138.78億元,*ST油服虧損105.8億元,ST保千里虧損77.32億元,*ST宜化虧損50.9億元,鹽湖股份虧損41.59億元,堅瑞沃能虧損36.84億元,ST龍力虧損34.83億元,*ST大唐虧損26.5億元,中弘股份虧損25億元,*ST信通虧損24.79億元。
滬深市場昨日上演乾坤大挪移,在前一日大面積回落的基礎上,昨日大盤高開高走,憑借1.99%漲幅重新收復3100點,創兩個月最大單日漲幅,收盤報3128.93點。
上周,A股震蕩中呈現重心下移走勢。其中,上證指數擊穿3100點,一度創下3041點年內新低。雖然芯片股走勢造好,對創業板指有所支撐,但創業板指仍擊穿1800點位。可見,目前A股走勢仍相對疲弱。
上周后半周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有所增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事件涌現、海外股市持續動蕩等因素影響,A股持續震蕩下挫。其中上證綜指、滬深300等權重指數,僅在本周三(4月18日)因央行定向降準的利好支撐,而止住此前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跌勢。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整體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整體來看,受益于供給側改革推動的上游行業大幅改善,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也正在高速發展,孕育著經濟的新動能。
距離A股正式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僅剩不到兩個月,MSCI主題基金獲批速度明顯加快。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共有華安、南方、招商、華泰柏瑞、平安大華、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旗下八只MSCI主題基金(含聯接基金)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