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半年的征求意見,銀保監會日前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標。其中,凈穩定資金比例適用于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適用于資產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匹配率適用于全部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對部分監測指標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合理優化,強調其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的運用。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總體而言,新流動性管理辦法新增了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兩項指標,對中小銀行影響更大。對大行則是新增了流動性匹配率指標。”有銀行資深人士表示。在他看來,這些新增指標的設置,充分體現了去通道、去同業空轉的監管思路。也就是說,如果商業銀行依然保持此前那種“用同業負債支撐同業資產”的思路,將很難滿足這兩項指標的監管要求。“當前銀監會的監管思路,已經從以前的窗口指導,開始轉向更加完善的技術指標引導。”該資深人士認為。
《辦法》規定,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適用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資產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適用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但部分資產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中小銀行已具備一定的精細化管理能力,且有意愿采用相對復雜的定量指標。為支持中小銀行提高管理水平,若其滿足相關條件,可適用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比例監管要求,不再適用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監管要求。
“對于中小銀行而言,一直以來缺乏與之相對應的流動性監管要求,容易出現不同類型銀行監管規則的不一致,不利于提升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能力,也容易滋生套利空間。”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記者指出。
另外,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修訂后的《辦法》于2018年7月1日起生效。為避免對銀行經營及金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根據新監管指標的不同特點,合理安排實施時間。其中,對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采用分階段達標安排。商業銀行應分別于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達到80%和100%。
多位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負債端成本上升推動資產端定價“水漲船高”。為保持合理息差水平,銀行資金“定價”上調趨勢仍將持續。
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而披著“保本”外衣的結構性存款成了銀行發力的重點。但是,結構性存款井噴之下也暗藏違規操作,部分銀行將結構性存款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近日市場就傳言,部分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的4月份金融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3.77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
當前,銀行主動調整利率的原因在于供需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受防風險去杠桿的金融政策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銀行資金存款需求上升。在資金成本抬升的形勢下,商業銀行需立足客戶立行和能力立行,更加注重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提高凈息差能力。
作為備案硬性指標之一的銀行存管,一直都是眾網貸平臺的攻堅重點。據融36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全國共有832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融360監測范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53.16%。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四家國有大行的北京分行獲悉,他們將于下周一或周二開始,將北京地區首套房貸款利率按照央行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二套房貸款利率政策不變,仍為基準利率上浮20%。
“您的信用卡證件資料已經過期,請及時登錄網站(網址)進行更新”、“您的信用卡額度現在可以在線申請提升,請點擊網址”……夸張的是,這些短信還是以“95”開頭的,其中包含一個網址,讓你進行實名補錄、升級等。
4月24日,記者獲悉,目前四大行一年期30萬大額存單均較基準利率上浮45%,有股份制銀行10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上浮50%,城商行上浮幅度達到55%。
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金融降杠桿的深入,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將受到一定約束。對于銀行來說,應積極引導同業業務回歸本源,在負債端應夯實存款基礎,擺脫“同業依賴癥”,增強綜合負債能力。
記者近日從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獲悉,10年來,交易商協會共對328家機構的違規行為進行了不同等級的自律處分,其中一些機構同時被暫停了一定期限的相關業務。
為了維護司法權威,防范金融風險,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最高人民法院和銀監部門日前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網絡執行查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法院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網絡執行查控及聯合信用懲戒。
記者日前走訪多家商業銀行發現,在當前金融去杠桿、市場流動性整體偏緊的情況下,再加上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的種種規范,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正發生細微變化,收益率小幅上漲、保本理財產品減少是當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新趨勢。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銀行理財產品仍普遍保持了超過5%的預期收益率。不過,在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或將逐步退出市場。
去年以來,銀行通過各種渠道積極融資“補血”。專家指出,嚴監管之下,當前銀行業資本補充壓力客觀存在,但整體可控。與此同時,近期監管層發文支持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渠道發行資本工具,預計可緩解市場對再融資的擔憂。
其實,這是偽基站冒充銀行客服群發的詐騙短信,通過竊取銀行卡信息來盜取他人銀行賬戶資金。1、注銷銀行卡,只要持卡人將銀行卡和本人身份證拿到與開卡銀行相同的銀行,申請注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