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對進口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的消息剛剛傳出的時候,一些相關醫藥股票應聲下跌,市場投資者紛紛擔心,降價的進口抗癌藥會奪去國產藥的飯碗。下月起,該政策將正式實施,業內人士對此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下月起,進口抗癌藥品將正式實施零關稅,這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但有投資者擔憂,今后進口抗癌藥會沖擊國產抗癌藥市場。然而業內人士分析,進口抗癌藥品價格偏高,且品種數量較少,不足以對國產抗癌藥品市場構成威脅。中金公司認為,取消關稅代表國家對創新藥的政策取態,是國內藥品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預計未來內地創新藥市場將進一步放開,中長期倒逼加速創新。
股市:抗癌藥企昨天全線翻紅
昨天收盤,幾家生產抗癌藥品的上市公司復星醫藥、恒瑞醫藥、貝達藥業、君實生物等全線飄紅,可見資本市場對于本土藥企的信心提升。據觀察,恒瑞醫藥早盤高開,全天小幅震蕩,最終報84.75元,漲0.55%,市值2400.67億元。恒瑞醫藥2016年12月市值突破千億,2017年11月市值又突破2000億大關,成為醫藥行業第一股、創新企業龍頭。據恒瑞醫藥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營收138.36億,較上年同期增加了24.72%,其中腫瘤藥物在2017年為公司創造了57.22億元的收入,占比高達41.36%。
貝達藥業昨天一路攀升,下午收盤報65元,漲4.7%。公開信息顯示,貝達藥業的抗癌藥物——埃克替尼,是我國上市的首個本土1類替尼類藥物,2011年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根據貝達藥業2016年財報:埃克替尼的銷售額,2015年為9.15億元,2016年達到10.34億元。同為貝達藥業主打產品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也有較好的成績。
調查:進口藥價格仍高于國產藥
我國將對進口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的消息剛剛傳出的時候,一些相關醫藥股票應聲下跌,市場投資者紛紛擔心,降價的進口抗癌藥會奪去國產藥的飯碗。但是業內人士分析,根據兩大因素可以判斷進口抗癌藥不可能搶占國產藥企的市場。首先是進口抗癌藥品不論是品種上還是市場份額上都比較少。據介紹,我國每年進口抗癌藥金額不到200億元。而統計數據顯示,到了2015年我國靶向抗腫瘤藥總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3000億元。對于國產靶向抗癌藥品生產企業來講,市場份額還有2800億元。
其次,與除去關稅的進口抗癌藥相比,國產抗癌藥仍然具備價格優勢。以抗肺癌藥物吉非替尼為例,目前網上藥店進口品種易瑞沙,零售價格為2700元一盒(0.25克/10片),如果今后去掉2%的進口關稅,其零售價格也要每盒2646元。相比之下,齊魯制藥的伊瑞可,同等功效、同等劑量,目前每盒售價1598元。即使未來進口藥降價了,每盒仍然比對方便宜1048元。
4月中旬,賽升藥業(300485) 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中國抗癌藥市場不斷擴大,尤其是抗肺癌藥物市場。國家政策層面上簡化了境外未上市新藥進入中國的多項限制,對于國內醫藥企業而言是挑戰同樣也是機遇。長遠來看,將推動中國制藥企業向國際水平看齊。目前,進口抗癌藥物零關稅政策對公司經營沒有產生影響。
權威聲音:倒逼藥企加速創新
中金公司認為,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對內地創新藥市場短期影響有限,對實際價格跌幅影響不大,國產創新藥仍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取消關稅代表國家對創新藥的政策取態,是國內藥品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預計未來內地創新藥市場將進一步放開,中長期倒逼加速創新。業內人士也指出,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政策,受益最大的是創新藥。這是因為,直接跟國際一流新藥較量只會快速提高國產新藥研發能力,這是對國產藥企創新藥的利好。
專家預計,未來外資和國產藥企會出現劇烈分化:非專利產品質量和價格都趨于一致,最后由十幾到幾十家擅長平衡成本和質量的藥企瓜分仿制藥市場,成為由醫保買單基層和慢病市場的用藥主導。另外,在專利創新藥方面,國產藥企和外資藥企靠產品競爭,醫保根據國家藥品談判部分買單,高風險的新藥研發會給企業帶來80%~95%的毛利。(記者 趙新培)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中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癌癥免疫治療可以促進身體正常免疫系統的各個方面,幫助對抗腫瘤。目前,癌癥免疫治療已經稱為了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領域的排頭兵,目前已經有幾種類型的癌癥免疫治療開始了臨床試驗。
為了提高“信譽”,宗曉波還為下家配好了藥品使用說明、空膠囊、配藥用的輔料等等。2015年11月26日,葉保成在鄭州落網;2015年12月26日,宗曉波在云南昆明被抓獲;2016 年1月20日,李素義在其工作的藥品公司被警方緝拿歸案。
從易瑞沙到多吉美,從格列衛到特羅凱……近年來,一些聲稱海外代購、價格低廉的“抗癌藥”進入一些疑難雜癥、危重病人的用藥目錄中。”
近年來,一些聲稱海外代購、價格低廉的“抗癌藥”進入一些疑難雜癥、危重病人的用藥目錄中。”
一時間,這種叫做“放線菌素D”的化療藥物成為熱門話題。由于缺貨急用,全國多個城市的患者、醫生在微博微信上為此發布緊急尋藥信息。近年來,廉價藥頻頻出現斷貨,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又有什么可行的解決辦法?
放線菌素D是一種比較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
“其實,到2013年4月1日,格列衛在中國的專利期已滿。來自香港的莊一強博士擁有一大堆頭銜: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香港醫務行政學院理事、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其教育背景涉及內地、香港、美國、歐洲。莊一強:中國政府從國家層面確實鮮有和國外藥企交涉“強仿”,據我所知至今尚未有先例。
檢察機關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法院也對“撤回起訴”做出裁定。
今天,記者獲悉,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已獲釋。2004年6月,陸勇偶然了解到印度也生產類似“格列衛”抗癌藥,藥效幾乎相同,但一盒僅售4000元。
對于網上聲稱代購外國抗癌藥等處方藥的,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醒,這種采購渠道十分可疑,藥品真假和質量毫無保證。根據地方藥監部門既往查辦案件取得的經驗,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被證實是假冒藥品。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稱在未來一百年里,癌癥將繼續位 居人類“奪命殺人榜”首位。近年來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卻在日益加劇,成為癌癥的“隱形殺手”,“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癌癥的發病率反而升高了。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對于昂貴的抗癌藥品來說,當網上以正常價格的1/10銷售時,消費者更需要提高警惕。7月2日,記者從平頂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網上海外代購抗癌藥均為假藥,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盲目購買。
晨練完準備回家,路上遇到個陌生人,來買特效抗癌藥,本想幫助別人的蘭溪人老葛,稀里糊涂地被騙了4萬元。途中,男子甲稱,他聽說“陳斌”有很好的抗癌藥,自己就是為了買抗癌藥而來的,不過自己不方便出面,希望老葛跟男子乙幫他去買藥。
患者網購抗癌藥,打開竟為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