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在鄭州舉行。本報記者鄧放攝
4月18日,中外嘉賓在“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上認真聆聽。本報記者鄧放攝
本報記者宋敏
正是一年春好處,花開時節又逢君。4月18日,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專題活動——“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內外交通物流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群策群力,共謀打造更加開闊的多式聯運“新版圖”,為河南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動力。
多式聯運發展潛力巨大
研究表明,現階段多式聯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全社會物流總費用約0.9個百分點,節約成本支出1000億元左右。
“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多式聯運發展,隨著國家新的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產業布局加速優化,區域合作日益緊密,新技術廣泛應用,運輸服務需求提檔升級,我國多式聯運發展迎來了大有可為的重要機遇期。”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說。
為什么多式聯運成為上下重視的熱點?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認為,這是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和多式聯運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運行邏輯是能很好滿足生產、生活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的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通過供給創新催生具備網絡化、規模化、高質量擴張發展能力的新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重塑產業鏈、價值鏈,梳理運輸通道,形成經濟走廊并加快運輸服務的轉型升級,就成為發展多式聯運的核心理由。”
“多式聯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交通運輸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現代化的集中體現。”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占山舉例說,高水平的客運系統就是多式聯運,“現在中國人很驕傲,我們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快速客運系統,通過高鐵、高速公路、航空網絡的有效銜接,提供便捷高效的客運服務。”他說,貨運也是一樣,就是要靠協調發展、靠整體優勢互補,以最小資源環境代價提供最優的服務,沒有多式聯運的高效發展,就談不上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
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智慧
當前,往返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中歐班列(鄭州)和越飛越廣的“空中絲綢之路”,已經成為河南多式聯運發展的最好代言。
“作為內陸省份,河南能夠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得益于鐵路和航空網絡的有效銜接,得益于以多式聯運為代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快速發展,河南具有發展多式聯運的良好基礎和條件。”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唐彥民表示。
中歐班列(鄭州)開行量居全國第3位;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河南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數額占全國三分之一;鄭州海關出口通關時間同比壓縮50%,在鄭州機場開辟特殊生鮮綠色通道,通關時間不超過1小時……地處內陸腹地的河南已經連天接地,在全方位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下了一手漂亮的先手棋。
“河南加快發展多式聯運,不僅是河南的機遇,也是大家共同的機遇。”副省長舒慶在大會致辭中說,真誠歡迎世界各地客商來河南投資興業、開展合作,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多式聯運系統的投資、建設、運營、發展中來。河南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務實的舉措,不斷創新土地、財稅、金融、通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努力推動多式聯運的創新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河南智慧、提供河南方案。
深化交流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本報記者趙力文
尋求機遇,共謀發展。4月17日,豫企對外合作洽談對接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政府官員、企業人士和駐華使節齊聚一堂,分別展開了演講推介及項目對接活動。與會人士普遍認為,通過深入開展產業合作,深化人文合作,才能抓住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保持發展活力。
走出去要“抱團出海”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核心,圍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極大激發了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辛修明表示,在新的發展趨勢下,對外承包工程也面臨業務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我們需要從傳統的工程承包向參與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及產業整合等新的模式發展。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屬地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也是承包企業新的發展理念要求。在這種形勢下,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企業,單打獨斗都無法有效支撐下一步發展。國際承包工程市場大型綜合性項目越來越多,技術和管理要求越來越高,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特長的企業共同合作、優勢互補才能滿足市場和業主需要。
“空中絲路”不只是連接通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及歐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華芹表示,在構建新的開放格局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將由目前強調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向服務貿易、投資金融等全方位經貿合作拓展。“空中絲路”建設為河南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新機遇。它不只是鄭州連接盧森堡的通道,還是一條連接河南與歐洲的資金技術引進通道、服務業開放通道、人才交流通道和文化往來通道,是拓展河南與歐盟國家全方位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劉華芹認為,“空中絲路”還應該是一個網。中原城市群涵蓋的城市,應該成為這個網絡上的節點城市,通過“空中絲路”與歐盟國家相關城市建立合作關系,帶動本省產業轉型升級,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取得新突破。
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洪建也表示,河南應在“空中絲路”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盧森堡在歐洲比較發達的電商優勢,向“網絡絲綢之路”拓展。
深化交流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將會在亞歐大陸上形成新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意大利阿斯蒂市市長納瑟羅·毛利次奧希望通過深化交流,加強合作,鞏固友誼,促進雙方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與交流。
“中國已經是加蓬第一大貿易經濟合作伙伴了,我殷切邀請在座的各位嘉賓到加蓬投資興業。”加蓬共和國駐中國大使恩東葛·艾拉·保德拉合說。
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州第一副州長斯維麗登科·尤利亞、烏茲別克斯坦ASA-KA銀行董事會主席幕萊諾夫·卡然木、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駐中國大使伯哈內·加布雷—克里斯托斯等與會人士也發出了歡迎投資的邀請。
花絮
外國客商點贊我省多式聯運
本報記者李俊宋敏
“今天參會的感受,可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Excited。”4月18日,參加完“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的德國NoerpelGroupe公司全球空運海運總監Kral-HeinzDeininger告訴記者,“沒想到河南在多式聯運方面發展得這么好,讓我對下一步深化合作更有信心了。”
第一次來河南,Deininger就給河南的多式聯運豎起了大拇指。“我對多式聯運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Deininger舉例說,德國國土面積并不大,主要依靠的公路運輸是非常擁堵的。“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空運、海運和鐵路搞多式聯運,在時間、價格和方便程度上非常有優勢。”
意大利博科思萊因貨運集團總經理SandroMilani同樣看好多式聯運的市場前景,“河南不但有‘空中絲綢之路’,還可以通過陸上的中歐班列運送貨物,很了不起。期待中歐班列(鄭州)能早日開到德國南部及瑞士、奧地利等其他歐洲國家。”
談到對多式聯運的理解,Milani舉例說,人在旅游的時候,行李就是跟著人走的。“貨物運輸也應該是這樣,明確了目的地,就要通過有效的銜接把貨物運送過去。”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河南市場,同時希望河南的嘉賓多到歐洲走一走、看一看。
訪談
河南多式聯運發展駛入快車道
——訪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運分會常務副會長李牧原
本報記者李俊宋敏
作為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運分會的專家,李牧原已經來河南好幾次了,這一次來參加投洽會,她又有新的收獲。“河南發展多式聯運,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上下同心、政企聯動’。”4月18日,她對記者說,政府及時出臺總體規劃,企業發展勁頭也很足,兩者相互促進、互利共贏,可以說河南多式聯運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多式聯運探索出了“河南方案”,在李牧原看來,這和河南善抓機遇密不可分。“河南不沿江、不臨海、不靠邊,但緊抓區位優勢,形成了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給其他內陸地區發展多式聯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方案。”
“發展多式聯運,一定要明確導向,并不是把多式聯運在一個點上連起來就行了,還要實現‘互聯互通’。”她說,例如如何打通航空、鐵路、水運等通道更值得研究和思考。
李牧原認為,多式聯運的本質就是“一柜到底”“一箱到底”“全程責任”。“不同的運輸方式要遵從一套規則約定,全程都負有責任,不能說航運的承運人到鐵路段就不管了,那不是真正的多式聯運。”
當前,我國在多式聯運方面發展得很快,但要注意警惕“只大不強”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河南的企業還要加快“走出去”,李牧原認為,“只有主動走到國外,健全境外物流網絡,才能讓多式聯運更強、更快。”
多式聯運的未來有“四個零”
——訪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占山
□本報記者宋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其中多式聯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4月18日,來參加投洽會的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占山表示:“面對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的新要求,任何一種單一的運輸方式都不能滿足要求,必須是靠發達的、先進的、協調統一的多式聯運來供給。”
未來發展多式聯運什么樣?在劉占山看來,必須要滿足“四個零”,即發達先進“零差距”、以人為本“零換乘”、平安綠色“零損傷”、公平正義“零差異”。
具體來說,發展多式聯運,首先要通過建立一流的設施裝備、一流的技術管理、一流的效益效率、一流的治理體系,打造世界上最發達先進的現代綜合交通系統。
“基礎設施的先進發達不是目的,關鍵是提升運輸服務。”劉占山說,要用最小的交通資源投入提供最優質便捷的服務,多式聯運發展到最后就是兩條:客運一票到底、貨運一站到底,打造一個滿足客貨運行、人便易行、貨暢齊流的運輸體系是根本目標。
說起河南,劉占山非常感慨。“我非常愿意來河南,每次來河南都學到很多東西。”他說,比如河南發展多式聯運的條件并不是全國最好的,但卻在制度建設、標準規范、信息交互、項目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去年的全國多式聯運現場推進會在河南召開,這充分反映了河南搶抓機遇的大局意識,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深耕中原市場打造智慧物流
——訪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本報記者宋敏
“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發揮著引擎作用。我們選擇來河南投資,是抓住中國物流版圖上的‘中原機會’,對于傳化網實現全國范圍的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4月1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對記者說。
在此次投洽會上,傳化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傳化智聯收獲頗豐:與新鄭市人民政府簽約,布局建設中原物流小鎮;與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現代物流園區及物流供應鏈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公鐵聯運新模式。在此之前,傳化智聯已經在河南投資運營多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項目,在南陽、洛陽、開封、濮陽、焦作等地的項目也在逐步落地。
“今后來自全國甚至全球的貨物都可以在鄭州超級分撥中心集中落貨,并通過傳化網快速轉運到河南各地;同時,河南的各類貨物也可以通過這里通達全國,實現高效運轉和無縫對接。”徐冠巨說。
未來,傳化智聯將深耕中原物流市場,以物流供應鏈、智能物流、多式聯運等為重點,打造布局河南全境的特色物流項目。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編制起高效、智能的區域物流網絡,服務當地制造業和商貿業的快速發展,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助力河南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我省啟動了超限超載貨車稱重勸返工作,首批選擇大廣高速清豐收費站、連霍高速滎陽收費站、京港澳高速許昌東區收費站作為高速公路入口稱重勸返試點。
來自國內外的旅游企業代表歡聚一堂,分享旅游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暢談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對促進河南旅游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深化河南與世界各地的旅游合作。
河南地處中原,區位優勢獨特,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隨著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落地實施,戰略疊加效應逐步顯現,河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昨日,在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上,132個重大項目現場集中簽約,投資總額2993億元。本屆投洽會全省共達成合作項目321個,投資總額4399億元。
近年來,河南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在2017年河南全省城鄉就業的6726萬人中,技能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占比分別為9%和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今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開幕。其中,大會展覽展示安排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4月18日至20日為公眾開放日,市民可入場觀展。
4月16日,河南科技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科技廳在引進創新引領型企業、平臺、人才、機構方面,都將使出關鍵一招。
映象網記者在本次推介會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看到,牡丹畫、賈湖骨笛、木板年畫、鎮平玉雕、河南青銅器、剪紙等多處文化展示點上,各國使節絡繹不絕,有的拿著剪紙與藝人合影,有的詢問制作流程,面對外國友人如此高的熱情,非遺文化傳承人們詳細講解,耐心演示,爭取讓河南厚重悠久的傳統文化給使節們留下深刻印象。
河南大張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大張)已經攻入鄭州市場,其與河南龍湖匯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湖匯美)聯合投資了5家大哈超市。
據統計,本次銷毀的禁止進境物共計947批次,總重約807公斤,這些禁止進境物來自日本、韓國、印度、中國臺灣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
種子、特殊物品、肉制品、奶制品、水生動物產品、固體廢物……4月10日,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2017年從進境國際郵件中截獲的禁止進境物。
滿目金黃香萬里,一方春色潤首山。春天,萬物勃發,在河南襄城縣首山,第一屆中國·襄城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節正當期。油菜吐出了鵝黃色,放眼望去,整個土地像披著一塊金黃的毯子。
據悉,為推動“互聯網+ETC”的融合,河南ETC發行單位中原通聯合微信充分調動騰訊征信、微信支付、騰訊優圖、微信車主平臺開發出ETC生活小程序。
目前,全國易捷便利店數量已超過2.5萬家。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是中國石化河南省內唯一的成品油銷售分支機構,擁有加油加氣站近2000座,易捷便利店超過1500家。河南石油堅持“開放、共享”的包容精神,秉承“誠信規范、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實現了非油品業務的長足發展。
映象網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省內鐵路返程旅游流、學生流、探親流高度疊加,預計發送旅客57.4萬人,增開高鐵、城際和普速列車41.5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