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該平臺將涵蓋已有的汽車、加油、維保及分時租賃等多項汽車服務與運營業務,優化出行產業鏈條、為包括滴滴車主在內的全社會車主提供一站式汽車服務解決方案。
滴滴曾于2015年首次在內部提出洪流戰略,希望在完善圍繞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圍繞車主和汽車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最終成為面向未來的共享汽車運營商。汽車服務平臺的成立,是洪流戰略的階段性布局,體現了滴滴在強化出行領域的產業縱深的決心。
據了解,汽車租售業務(汽車開放平臺)將通過整合車源及金融等資源,為車主提供汽車租售一體化服務;加油業務將為車主提供便捷優質的加油及基于油站場景的增值服務;維保業務將為車主提供正品、優價、便捷的車輛維修保養服務;分時租賃業務將以出行場景、流量、品牌及汽車解決方案為依托,為用戶提供商業可持續的短時自駕租車服務。
此前,滴滴出行與北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等多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體系。當時,滴滴方面表示,未來希望通過實施共享汽車平臺化戰略,廣泛與汽車制造廠商、分時租賃平臺、租賃公司、基礎設施(加油、充電)服務商、后市場服務商等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全面開展合作。
滴滴方面介紹,經過三年的布局和深耕,汽車租售、加油、維保、分時租賃等多項汽車服務與運營業務目前已經覆蓋200多個城市、5000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GMV超過370億元。預計到2018年年底,汽車服務平臺的年化GMV將達到900億元。(陳維城)
隨著滴滴外賣正式上線,并宣布當日斬獲33.4萬訂單,外賣新一輪大戰在無錫上演。然而在大戰背后,則是瘋狂補貼、訂單激增導致無法配送、商家被要求站隊等無序市場行為的出現。
“這些天不點個外賣都覺得對不住自己”、“外地朋友為了點外賣,特地來我這住了兩天”、“太便宜了,不點外賣就好像錯失了幾個億”……從4月9日中午開始,無錫市民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討論最熱的就是如今發生在當地的外賣電商送券“混戰”。
3月28日,滴滴又爆出一個大新聞:在已有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上,滴滴出行正式對外發布其安全保障服務品牌——“關懷寶”。
3月28日,寶馬和戴姆勒正式對外發布公告,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
近日,多位網友吐槽在交通、酒店、電影、電商等網絡平臺上,購買同樣的網絡服務或商品,金卡用戶居然比普通用戶和新用戶要貴。
2018年春運已經落下帷幕。近日,滴滴順風車公布了其今年春運的成績。春運期間(2月1日-3月12日),共計3067萬人次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和返程,是去年同期的3.62倍,相當于在春運40天中民航運力(6541萬)的46.9%,等同于增開了45913列8節動車組或170388架波音737飛機。
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信息平臺獲悉,中信證券-滴滴第【N】期CP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已于3月16日受理,此計劃擬發行金額100億,品種為資產支持證券(ABS)。
近日筆者從知情人士獲悉,滴滴將與人人車進一步強化戰略合作,未來三年滴滴或將從人人車平臺直接采購超百萬輛二手車。
2月8日,中國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股票代碼:300001)發布公告宣布與惠迪(滴滴資本)合資,成立電動汽車充電公司“小桔特來電”。
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
傳聞已久的滴滴共享單車自有品牌上線了。1月25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在成都上線,同時滴滴共享單車平臺也上線。
看似穩定的移動出行格局近來頻生變化,美團在多地上線網約車業務;摩拜也推出了共享汽車服務;滴滴接管小藍車并宣布將推出自己的共享單車平臺。
在業內看來,滴滴接管小藍單車,并打造自有品牌踏入共享單車市場的行為并非意外之舉。一些小藍單車用戶認為,押金能換成滴滴打車券的話,尚可接受;也有用戶表示“只要押金,不要券。
滴滴出行1月8日公布,平臺2017年全年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并已簽署收購協議。昨日滴滴方面未否認該消息,稱目前不便公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