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滴滴外賣正式上線,并宣布當日斬獲33.4萬訂單,外賣新一輪大戰在無錫上演。然而在大戰背后,則是瘋狂補貼、訂單激增導致無法配送、商家被要求站隊等無序市場行為的出現。4月9日無錫市工商局約談了三家外賣平臺,認定相關外賣服務平臺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經營行為,不利于市場機制的高效運營。有媒體認為,外賣市場的后來者滴滴可謂初戰告捷,美團和滴滴的戰爭已經全線鋪開。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賣市場已經瓜分殆盡,市場新格局是否成立要在補貼大戰過后見分曉。
三家混戰無錫爭“第一”
據北京晨報報道,經過8天的試運營,滴滴外賣4月9日正式在無錫全城范圍內上線,當日訂單33.4萬單,這意味著滴滴外賣在短短9天內已成為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臺,超過此前預期。滴滴高調宣布進軍無錫的成績單,并發表致謝信感謝用戶、騎手和商戶的熱情和信任。作為新入局者的滴滴,在無錫展開了首單立減20元、大比例滿減等運營活動迅速覆蓋合作店鋪。
上述媒體報道顯示,在滴滴的數據發出不久后,美團隨即發出一張海報回應:“沒意見,我只想看看你怎么圓。”海報文案改編自歌曲《演員》的歌詞,暗諷滴滴外賣在演戲,同時指出美團外賣無錫市場穩居第一。
另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滴滴在試運營階段便存在刷單行為,美團外賣北方大區總監安中杰在朋友圈發文質疑稱:“3%硬說成33%,騎手加起來不足1000人,以黃燜雞為主的商戶結構,每天能完成十幾萬的訂單?”
據網友提供的截圖顯示,滴滴外賣平臺上一家名為“歐風街黃燜雞米飯”的商戶4月前4天的銷量加起來只有662單,4月5日的訂單量一下子飆升到6620單,整整翻了10倍。也就是說,黃燜雞一天之內爆賣了6000份,折合每分鐘賣出不止4份,24小時不間斷。不過,有內部人士稱,刷單的并非滴滴方面,而是外賣商家;滴滴對商家承諾按銷量進行補貼,由此帶來了刷單問題。
另據新浪微博“智慧無錫”爆料稱,餓了么在無錫市場砸下1000萬紅包,美團600萬,滴滴是亂砸一通。無錫外賣市場已經進入貼身肉搏的白熱化狀態,三方騎手集訓誓師、補貼力度空前、導致商家后臺爆單、外賣堆積成片、緊調外部騎手增援。
工商約談給大戰降溫
4月9日無錫市工商局約談了三家外賣平臺,認為相關外賣服務平臺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經營行為。
據媒體報道,參與約談的無錫市工商局副局長蘇益玲表示,“我們注意到,在優惠券的刺激下,外賣訂單激增,超出了線下商戶的接單能力和外賣服務平臺的配送上限,出現了商家拒絕接單、訂單被迫取消等現象,影響了商戶的正常經營和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威脅了消費安全。”
無錫市工商局在其官網公告中表示,責令相關平臺經營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消除不良后果:一是立即停止實施涉嫌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的違法行為,防止損害后果的持續擴大。二是積極主動協助、配合執法部門開展相關執法調查,如實提供相關資料或者情況。三是迅速對經營行為開展自查自糾,主動糾正其他可能影響市場經營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經營行為,如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等。
對于市場的混戰,3家被約談平臺負責人均表示,將遵守相關部門的約談要求,維護無錫當地的外賣市場秩序。
美團外賣回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稱,巨額補貼導致無錫當地非理性消費訂單大量增加,部分商家難以及時出餐甚至不得不主動取消訂單,為了確保平臺的用戶體驗,結合投訴率,出餐速度,評價好壞等綜合指標,美團暫停了部分商家的服務,同時也新增了一批能提供優質服務的商家,這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商家負責。
針對工商局的約談,滴滴外賣表示,不正當競爭是飲鴆止渴,希望為廣大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公平可信賴的優質服務,堅決支持政府維護商家合法權益。
餓了么表示,推出的“飯點紅包”是希望在全國范圍內為消費者提供實實在在的福利,也是融入阿里新零售體系后,圍繞“吃”這一核心需求,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之一,并不是所謂“補貼大戰”。“對于政府對規范市場競爭的要求我們全心支持。”
外賣市場現新三巨頭?
4月12日下午,滴滴外賣官方微博發布了“下一站”系列海報,海報中呈現了“不必來無錫,滴滴去找你”等字樣,顯示滴滴外賣全國開城在即。而滴滴外賣的上線和在無錫市場的攪局,讓自2017年8月百度外賣被餓了么收購后的外賣市場,再次出現了“三強并列”的情況。
對于在無錫出現的新版“外賣三國殺”,業內人士觀點不一。有不具名外賣業內人士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外賣和打車盡管表面是送物和送人的區別,實則外賣需要在用戶、商戶、物流、平臺等多方面進行建設,從現在的市場來看,餓了么和美團已經對外賣市場瓜分殆盡,且雙方和市場都沒有明顯的不足和痛點,滴滴進入外賣領域并無優勢。
有業內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邏輯上,無論是外賣、電商,還是出行,其實服務本質上都是大物流類,即社會運力行業。只要核心是運力的業務類型,這些企業都會橫向拓展。公司要獲得更大的體量,必然要有更多的相關業務。這些相關業務的拓展成本要最低,因此滴滴做外賣和美團做出行是順理成章的。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對滴滴的入局表達了積極的態度。他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滴滴入局掀起新的外賣市場競爭,從產業和消費者角度看都是利好的,滴滴的進入類似“鯰魚效應”,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有助于外賣平臺持續提升市場健康發展和對消費者服務的精細化。
“這些天不點個外賣都覺得對不住自己”、“外地朋友為了點外賣,特地來我這住了兩天”、“太便宜了,不點外賣就好像錯失了幾個億”……從4月9日中午開始,無錫市民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討論最熱的就是如今發生在當地的外賣電商送券“混戰”。
3月28日,滴滴又爆出一個大新聞:在已有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上,滴滴出行正式對外發布其安全保障服務品牌——“關懷寶”。
3月28日,寶馬和戴姆勒正式對外發布公告,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
近日,多位網友吐槽在交通、酒店、電影、電商等網絡平臺上,購買同樣的網絡服務或商品,金卡用戶居然比普通用戶和新用戶要貴。
2018年春運已經落下帷幕。近日,滴滴順風車公布了其今年春運的成績。春運期間(2月1日-3月12日),共計3067萬人次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和返程,是去年同期的3.62倍,相當于在春運40天中民航運力(6541萬)的46.9%,等同于增開了45913列8節動車組或170388架波音737飛機。
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信息平臺獲悉,中信證券-滴滴第【N】期CP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已于3月16日受理,此計劃擬發行金額100億,品種為資產支持證券(ABS)。
近日筆者從知情人士獲悉,滴滴將與人人車進一步強化戰略合作,未來三年滴滴或將從人人車平臺直接采購超百萬輛二手車。
2月8日,中國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股票代碼:300001)發布公告宣布與惠迪(滴滴資本)合資,成立電動汽車充電公司“小桔特來電”。
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
傳聞已久的滴滴共享單車自有品牌上線了。1月25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在成都上線,同時滴滴共享單車平臺也上線。
看似穩定的移動出行格局近來頻生變化,美團在多地上線網約車業務;摩拜也推出了共享汽車服務;滴滴接管小藍車并宣布將推出自己的共享單車平臺。
在業內看來,滴滴接管小藍單車,并打造自有品牌踏入共享單車市場的行為并非意外之舉。一些小藍單車用戶認為,押金能換成滴滴打車券的話,尚可接受;也有用戶表示“只要押金,不要券。
滴滴出行1月8日公布,平臺2017年全年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并已簽署收購協議。昨日滴滴方面未否認該消息,稱目前不便公開回應。
滴滴出行昨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最新估值超3000億元人民幣。有消息稱滴滴新一輪投資方包括阿布扎比慕巴達拉公司(Mubadala)和軟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