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因素或致2月份CPI大幅向上,PPI連續向下
今年物價剪刀差收窄將成大趨勢
有利于中下游行業盈利持續改善,全年物價仍溫和運行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預測,受春節因素影響,2018年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將大幅跳升至2%以上,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或延續此前的下跌趨勢,兩者之間的“剪刀差”或因此進一步收窄,有利于中下游行業盈利持續改善。專家表示,目前央行貨幣政策“不松不緊”仍是主基調,2018年物價將維持整體溫和運行,不會是貨幣政策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更不會成為制約政策操作的重要因素。
CPI同比漲幅或突破2%
2018年2月份有春節,由于春節期間所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分品種來看,糧食價格保持穩定,食用油價格基本平穩,肉類價格不同幅度上漲,蔬菜價格有所上漲,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節前上漲3.7%。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預計2月食品價格環比將明顯上漲,預計上漲3個百分點左右。非食品價格方面,由于春節期間非食品價格一般也會有所上漲,但2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有一次小幅下調。綜合來看,預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與上月相比可能小幅回升至2.2%。同時,考慮到去年2月份的CPI同比是去年全年最低點,低基數可能導致今年2月份CPI同比漲幅明顯走高。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18年2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突破2%,或為2.4%,漲幅相比上月有明顯回升。
市場普遍預計2月通脹率為年內最高值,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去年春節錯位造成的低基數,是導致今年2月CPI成為年內高點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食品價格同比增速由負轉正是拉動整體CPI上行超過2%的最主要的結構原因。
具體來看,諸建芳表示,春節假期和寒冷天氣使得蔬果價格環比和同比均出現明顯上漲。根據測算,2月蔬菜價格將直接拉動整體CPI達0.3個百分點左右。豬肉價格方面,目前市場上生豬供給仍然十分充足,2018年豬價將難以出現上漲,大概率仍處在周期下行階段,但價格下探的空間有限。對應到CPI中,去年豬價同比下跌較多,但由于今年下行空間有限,因此同比仍然可能是正貢獻,也能夠支撐CPI食品整體由負轉正。總的來說,2月食品價格在蔬果價格大幅反彈的帶動下同比增速可能達到3%左右。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2月極端寒冷天氣繼續對鮮菜鮮果價格產生明顯影響,鮮果鮮菜價格環比漲幅明顯,但同比漲幅仍有限。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下跌,2月跌幅接近10%。綜合來看,預計春節需求拉動食品價格環比抬升至3.1%,同比跳升至3.2%;非食品方面,布倫特原油2月份呈現出“V”型走勢,2月均價相較1月下降近6%,非食品價格環比預計小幅下降至0.4%。整體來看,預計2月CPI環比增幅將達1.1%,同比增速大幅反彈至2.7%。
PPI同比漲幅或現連續下滑
此前,PPI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2月同比漲幅可能繼續回落。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月份制造業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受節假日停工限產等因素影響,當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3.4%,比上月回落6.3個百分點,該指數連續兩個月下降,本月降幅明顯擴大,降至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點。企業出廠價格指數為49.2%,比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是2017年7月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以下。
在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看來,2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大幅下行,反映出了PPI將明顯下降。
而從2月工業產品價格數據來看,各品種上漲和下跌的幅度都較明顯,整體環比呈下跌趨勢。根據已公布的周頻生產資料價格走勢看,2月能源類產品價格上漲,有色金屬、化工產品、橡膠產品價格下跌。由此,連平預計,今年2月PPI可能會出現近8個月的首次環比下降,幅度在-0.5%到0%之間。去年2月PPI環比漲幅為0.6%,可能大幅高于今年同期漲幅。因此綜合判斷,預計2月PPI同比漲幅為3.5%,延續下跌趨勢。
華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表示,2018年2月份煤炭、原油、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等相關行業價格環比表現均弱于1月份。預計2月PPI環比漲幅和同比增速兩者均較1月份略有回落。預計油價暫時不會對PPI同比增速產生明顯上行沖擊。
對于后市走勢,李超認為,PPI同比增速有望平緩回調、而通脹中樞有望溫和回升,今年PPI和CPI剪刀差的收窄將是大趨勢,這一格局正在逐漸兌現,將有利于中下游行業盈利持續改善。
全年物價運行有望整體溫和
多位專家表示,2018年全年的CPI增速或保持溫和,但PPI或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平穩的物價不會成為影響貨幣政策走勢的重要因素。
根據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年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問卷調查”,在128位國內相關領域的經濟學家中,76%的專家預期2018年中國CPI增長在“1.6%至2.0%”之間;也有超過一半接受調查的專家認為2018年中國PPI增長率將呈現下滑態勢。
連平表示,2018年物價不會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不會是貨幣政策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更不會成為制約政策操作的重要因素。而物價運行整體溫和,一方面為經濟由高增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提供了較好的環境,也為宏觀政策操作留下靈活空間。鄧海清則認為,目前央行貨幣政策“不松不緊”仍是主基調,但貨幣政策流動性拐點可能已經出現。2018年以來,貨幣市場流動性出現了明顯的好轉,且當前的流動性好轉具有可持續性,并非“曇花一現”。(記者 林遠)
“在政策連續性下,收緊或成為2018年全年的政策基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當前市場來說,貸款政策收緊是必然的,無論是可貸資金的規模變動,還是銀行本身防范金融風險,都會在此類貸款方面有所收緊。
“在政策連續性下,收緊或成為2018年全年的政策基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當前市場來說,貸款政策收緊是必然的,無論是可貸資金的規模變動,還是銀行本身防范金融風險,都會在此類貸款方面有所收緊。
近年來,旅游成為春節的主題詞。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共接待游客3.86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750億元,再創新高。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成為廣大群眾歡度春節的重要方式,舉家出游成主流,周邊休閑成新潮,旅游體驗受關注。調查顯示,度假休閑超越景點觀光成為居民春節假日出游的第一動機。
上周,在春節黃金周接近尾聲之時,三亞機票“高漲”事件被輿論推至風口浪尖——從三亞前往北京、哈爾濱的機票票價高達上萬元,且一票難求,甚至連價格不菲的轉機回程機票都已告罄。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父母的惦念是一句溫暖的關懷語言,一桌游子歸家后愛吃的飯菜,一抹溫柔期盼的眼神,一件瑣碎小事的囑咐。不管什么時候,父母的疼愛是世間上最溫暖的幸福,父母的牽掛是最沉甸甸的思念。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同比增長10.2%。與餐飲零售市場火爆相伴的是,“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緩解。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當前節日交通出行已由傳統的出租車、公交逐步轉向新型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網約車、租車等。共享汽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還車后仍被異常扣費、遇到磕碰剮蹭責任判定難、充電續航受阻等。
市民乘客在乘車時一定多加留意,一旦發生物品丟失的情況可通過微信公眾號“鄭州快速公交BRT”進行詢問查找,也可到就近的快速公交站臺進行登記,工作人員將盡力幫助尋找。
春節期間,不少快遞員返鄉過年,企業開啟了假期模式,我國的快遞單日業務量也從平時的“億件級”陡然降至不到一千萬件。
即便2018年三四線樓市不再像2017年那般火熱,但仍有望維持在高位。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固然對返鄉置業有推動,但更大的力量來自農民工、下轄縣鄉鎮村居民或村民、大城市就業人群等等。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即便2018年三四線樓市不再像2017年那般火熱,但仍有望維持在高位。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固然對返鄉置業有推動,但更大的力量來自農民工、下轄縣鄉鎮村居民或村民、大城市就業人群等等。
近日,中國銀聯網絡統計數據顯示,春節最能“買買買”的城市中,除了北上深廣,鄭州“亮”了。據河南省旅游局統計,春節長假期間,我省累計接待游客284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96%、94.22%。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商務部昨天發布的消費數據透露,在剛剛過去的狗年春節黃金周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同比增長10.2%。驚人數據的背后,是消費升級的澎湃動能。
春節長假結束,從除夕到大年初六,國內消費市場、旅游市場一片紅火。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春節7天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0.2%。
網購年貨、逛主題公園、民俗旅游……這個春節,人們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多元。京東年貨節大數據顯示,今年最受歡迎的年貨商品為:旅游出行、食品飲料、美妝個護、服飾內衣、母嬰商品;購買年貨最多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江蘇位列第二、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