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阿里音樂達成了版權轉授權合作,此舉將實現雙方旗下版權的共享,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對于此次阿里音樂和騰訊音樂的版權合作,騰訊方面稱此次合作能讓音樂內容在更多平臺提供給用戶,也有利于行業的正版化進程和激勵歌手創作音樂作品。阿里方面則表示,此次合作對于雙方都是利好。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將之評價為一種互利共贏的商業行為,“降低各自的成本的同時,擴大了可使用的音樂作品的數量”。
而就在昨日騰訊阿里公布協作消息后,國家版權局在其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版權管理司就網絡音樂版權有關問題約談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云音樂、百度太合音樂主要負責人。新京報記者就此事向各方求證,百度太合音樂表示不予置評,截至發稿,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云音樂并未就此事做出回復。
平臺上演 “獨家版權”爭奪戰
據了解,目前,騰訊音樂擁有包括華納、索尼、YG、LOEN、CUBE、JVR、福茂、英皇、華誼等海內外3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版權覆蓋率高達90%。阿里與滾石音樂、德國BMG以及香港寰亞唱片達成版權合作協議,同時是S.M.Entertainment、BMG在中國地區的獨家數字音樂合作伙伴;此外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更專注于獨立音樂人和歌壇新人領域。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告訴記者,騰訊等公司與作者所簽的是獨家使用權協議,這類協議規定作者將使用權僅授予簽約公司,不再授予其他公司。而獲得獨家使用權的公司有權利單獨使用、分發作者的音樂作品,也可以允許其他公司共享使用權。
此次阿里音樂和騰訊音樂達成的版權轉授合作,即意味著阿里音樂和騰訊音樂彼此有權使用對方獨家簽約的版權作品。而這對于網易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盡管騰訊手中的版權音樂已占到中國市場上整體版權音樂的90%,阿里、網易、百度手上仍有自持的獨家版權,版權大戰從未停止。8月以來,騰訊音樂多次起訴網易云音樂,稱網易云音樂未經授權,在平臺上傳播騰訊音樂擁有獨家版權約200多首暢銷歌曲。隨后的8月24日,網易云音樂起訴騰訊音樂旗下酷我音樂侵權《歡樂頌2》多首歌曲。
關于音樂版權的爭議始終存在,平臺相互訴訟和下架歌曲的矛盾將繼續進行。
版權局約談音樂APP主要負責人
昨天,版權管理司負責人在約談騰訊、阿里、網易等音樂平臺主要負責人的會上指出,當前網絡音樂版權市場出現的哄抬版權授權費用、搶奪獨家版權、未經許可侵權使用音樂作品等現象又有所反彈,并強調購買音樂版權時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要避免采購獨家版權。
趙占領告訴記者,網絡音樂平臺所宣稱的獨家版權,通常情況下是指擁有獨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沒有版權基礎的在線上音樂產品就像一盤散沙,”一位音樂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音樂版權是在線音樂產品的命門,自2015年國家版權局下發了最嚴版權令后,版權成了各數字音樂平臺獲得的最重要砝碼之一,“所有人都想壟斷版權資源。”
曾任國家版權局副局長的閻曉宏在今年8月表示,音樂版權不能太過于獨家,否則會影響音樂的傳播。他以當時處于版權糾紛的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為例,指出說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拿著獨家音樂版權不讓網易云音樂使用,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版權割據損害用戶體驗
“我一直很喜歡網易云音樂,但是最近發現很多歌都變灰了,今天下了QQ音樂。”一位在線音樂APP用戶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版權成為一個平臺的短板,用戶體驗將受損害。
“我的手機上有三個音樂APP,聽不同的人用不同的APP。”一位在線音樂應用用戶告訴新京報記者,由于不同平臺手中握有不同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很多歌曲只能在其中一家平臺上找到。
在今年4月的版權保護大會上,網易CEO丁磊曾對獨家版權現象導致的用戶體驗受損問題發表觀點,“因為版權分散,現在用戶想聽不同歌手的歌,就要下載一堆音樂應用,要付多出幾倍的錢,對于用戶而言,這不只是操作變麻煩的問題,而是掏錢還買了個不痛快。”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獨家版權能有效保護音樂版權,但也有著不能忽視的危害。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音樂作品的消費渠道越來越集中于數字音樂平臺。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的《全球音樂報告》顯示,中國音樂市場中數字音樂占比高達96%。因此,如果音樂版權被一家壟斷,用戶聽音樂將別無選擇。此外,音樂有被二次開發的價值,通過翻唱,原本不為人所知的歌曲也有可能廣為流傳。而獨家版權限制了音樂愛好者對音樂的二次創作,同樣不利于音樂市場。
“由于獲得獨家版權需要高昂的代價,平臺會更傾向于把流量資源導向資深獨家版權資源。這不利于國內音樂行業的良性發展。”業內人士稱,未來的在線音樂競爭會是全產業鏈的競爭。
具體來看,網易云音樂正在嘗試付費電臺等內容生產領域、搶占音樂短視頻的風口,同時布局抓獨立音樂扶持和泛娛樂社區,強化音樂社交優勢。阿里音樂則在“大文娛”戰略下縱深發展,旗下阿里星球于去年12月轉型做粉絲明星娛樂交互平臺,蝦米音樂近期啟動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百度太合音樂則走上全產業鏈道路,整合海蝶音樂、百度音樂、合音量、秀動網等平臺資源,建立起囊括唱片公司、音樂平臺、演出平臺、票務平臺等為一體的音樂生態。
■ 用戶體驗
音樂APP價值不局限于聽歌
移動大數據服務商Quest Mobile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國內各主流音樂APP用戶中,80后90后占據多數。對年輕的用戶而言,在線音樂APP的價值早已不局限于聽歌。
資深行業分析師唐欣指出,在線音樂平臺的盈利模式不是看音樂本身的付費規模,而是看流量價值。
唐欣分析稱,除了流量帶來的廣告收入,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通過對音樂內容偏好的深度挖掘,還可以做很多精準的用戶畫像,服務于定向推廣。
90后男生陳彧(化名)是電音愛好者,他向記者表示自己喜歡使用網易云音樂的歌單功能,收聽其他用戶整理收藏的電音音樂。另外,被更多受訪者提及的是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功能。70后楊帆(化名)表示,現在聽歌不看評論都不習慣了。
音樂APP的另一個應用場景則搭上了近年來流行的跑步風潮。酷狗在今年6月的APP升級中新增了播放頁的跑步模式。其他一些音樂APP也有類似功能,其中一些還可根據用戶的步頻播放合適的音樂。
Quest Mobile的報告顯示,跑步類APP用戶對在線音樂應用的偏好較高,兩類APP間的用戶具有重合性。例如,跑步類典型APP悅動圈與QQ音樂的重合用戶占到悅動圈用戶量的5成。
QQ音樂則為付費會員開通了海報字體、個性皮膚、彈幕氣泡等多項功能。Quest Mobile的報告顯示,在線音樂APP的用戶對使用頭像表情和字體美化行為的偏好度較高。
超過一半人愿意付費聽音樂
Quest Mobile的數據顯示,在線音樂行業用戶中超過一半人愿意付費,其中18.7%的用戶付費意愿較高。
目前各音樂APP基本都設有會員制,用戶可選擇購買,每月會員服務的價格在10元左右,會員權益有免費曲庫、更高音質的視聽、更大的歌曲下載量等。
陳彧習慣購買音樂APP的會員,可以更自由地聽歌、下載。肖瀟是田馥甄的歌迷,偶像發布新歌后她會去擁有版權的蝦米購買數字專輯,“支持一下”。
總的來說,曲庫大小是用戶選擇音樂APP必須考慮的因素。曲庫大小直接對應到版權多寡,各大平臺間的版權爭奪亦十分激烈。用戶李楠(化名)在手機里同時安裝了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這是方便某首歌在一個APP里找不到,再換另一個APP找。
記者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小范圍調查顯示,在十幾名朋友中,網易云使用者10人,同時使用網易云和蝦米的2人,同時使用網易云、蝦米和QQ的1人
Quest Mobile提供的7月數據顯示,和李楠一樣同時使用兩個在線音樂APP的用戶占全體用戶的13.4%,規模約為8000萬。八成以上用戶只用一個音樂APP。(楊礪 朱玥怡)
網易云音樂的用戶最近遇到了尷尬。網易云音樂官方公告稱,由于與多家數字音樂版權轉授者的合約到期,在總曲庫超過1000萬首音樂資源中,約10萬首歌曲下架,占總曲庫量的1%。
近期騰訊控股股價的狂飆使得騰訊公司的市值水漲船高。昨天,騰訊控股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價為320.6港元,最新總市值為3.05萬億港元,超阿里巴巴的3878.27億美元(約3.03萬億港元)。
昨日騰訊控股開盤后上漲,市值再度突破3萬億港元,盤中超過阿里巴巴的市值,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企業。騰訊股價報收320.6港元,漲幅2.95%,市值為30450.56億港元。
據知情人士稱,騰訊正在準備在更多國家推出《王者榮耀》移動端游戲。
在這個處處充滿不確定性的新經濟時代,決策失誤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未來最大的風險,而且是致命性的。有研究表明,世界每1000家倒閉的大企業中,就有85%是因為經營者決策不慎造成的。
剛過完“五一”小長假,騰訊又給大家送來“驚喜”。周二股價上漲2.05%報248.4港元,這意味著,騰訊市值突破了3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2月,騰訊表示已經開始測試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近期將正式上線。
相信馬云說“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是創辦阿里巴巴”這句話時,是發自肺腑的。因為每天最少有一百萬中國人在思考:怎么比馬云還有錢。
央行近日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做好為期六個月的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這意味著,這八家機構或將成為我國首批商業征信機構。
業內預估,朋友圈廣告初期一年可為微信貢獻50億元收入,未來或可每年貢獻100億元收入。”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但微信不是微博,微博是媒體,微信是好友社交,廣告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也不足以造成用戶的流失。
騰訊、富士康、和諧汽車三巨頭強強聯手 要在咱大河南打造“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網友力挺:雷軍能做電視,董明珠能做手機,小馬哥、郭掌門做汽車有何不可?
騰訊、富士康、和諧汽車三巨頭強強聯手 要在咱大河南打造“互聯網+智能電動車”
5月31日,騰訊公司“互聯網+旅游”項目執行團隊與青天河景區針對“青天河景區智慧旅游項目執行方案”進行全面對接,標志著“互聯網+旅游”模式在青天河景區開始全面實施。
昨日晚間,騰訊公司發布公告稱,多名在線視頻相關業務員工存在貪污受賄行為,觸犯了公司“高壓線”并涉嫌違法。目前公司已向警方報案,有5-6名員工、前員工被警方逮捕,其中包括騰訊前高管、視頻業務負責人劉春寧,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近日,騰訊在北京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訊影業,與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閱文集團共同組成騰訊互娛全新的泛娛樂業務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