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西部科技創新高地、建成創新型省份,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力爭全省新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500家,總數量突破3500家。
“真金白銀”扶持獎勵補貼
給補貼、給獎補、給人才……對于高新技術企業,我省將“真金白銀”獎勵。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1年,力爭全省新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500家,總數量突破3500家,帶動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0%左右。
鼓勵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國家高新區、鄭州航空港區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資金獎補,省財政科技經費每年按照各地獎補政策標準的一定比例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最高30萬元配套獎補。
從全省遴選1000名政策輔導員,為10000家企業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政策、財稅政策服務工作。
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
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加速科技型中小企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進程。對接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數據庫,按照一定條件建設高新技術后備企業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庫,對入庫企業在知識產權申請、研發費用歸集等方面實施一對一輔導,省財政科技經費對入庫企業按照上年度經稅務部門備案、可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補貼。
培育孵化載體150家以上
根據《行動計劃》,我省將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增幅情況作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制度,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增長的主陣地。
加快在全省布局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新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孵化載體150家以上。支持省級以上高新區布局建設一批“雙創”基地。(記者 李娜)
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河南又有新舉措——7月5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推進技術創新攻堅方案》,其中提出,2017年,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000家,2018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0家,2020年達到3300家以上。
記者昨日從鄭州市地稅局了解到,在對2015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中,鄭州市(鄭東新區除外)共有70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到了稅收優惠紅利,優惠企業所得稅高達1.36 億元。
一電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裝備級一體無人機系統、裝備級旋翼機、智能拍攝裝備等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有發明、國際專利600余項。在分別座談中,徐衣顯聽取了企業基本情況、發展歷程、核心技術、生產研發、發展戰略等情況介紹,簡要介紹了焦作有關情況。
11月14日,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趙建軍帶隊到我市調研加大研發投入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工作。趙建軍一行先后來到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海電器有限公司、鶴壁國立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實地了解企業生產運營和科技研發情況。
12.設立科技融資風險擔保基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壞賬損失補償資金,引導銀行、擔保、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知識產權質押、信用擔保等貸款服務。據悉,通過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二十條”政策集成與服務創新,通過全市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各界參與,到2018年,全市要新增科技型企業1000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新增掛牌上市企業100家;
(記者 李江濤 通訊員 張現利)昨日從市科技局獲悉,去年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再創新高,全年實現總產值1023億元、增加值27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40%。市科技局負責人昨日表示,我市力爭到2015年,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
8月22日,省政府與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簽訂協議,就做大做強三門峽黃金產業等7個項目開展合作,總投資達300億元以上,屆時年銷售收入可達1350多億元。這是三門峽市加快高新技術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戰略的又一重大成果。
(記者尹江勇)6月18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針對目前我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等問題,省科技廳近日會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發布《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了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
2014年12月26日,筆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我市河南樂山電纜有限公司、河南云華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惠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蔡恒通機械有限公司、河南三超實業有限公司5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我市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13家。
洛陽市2014年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復審)工作已經啟動,報名截止日期為6月20日。
副省長徐濟超擔任代表團團長,出席本屆高交會開幕論壇。
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開幕。本屆高交會我省繼續組織優秀企業、優質項目參會,共有18個省轄市,27家高新技術企業,2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7個省直聯辦單位參展、參會。
中鐵裝備只是開發區眾多企業的一個縮影,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能耗低的高技術服務業和制造業,正成為經開區的主力軍。在他看來,中鐵裝備已達到科技創新第二境界——集成創新,而鄭州經開區正是公司發展的有力推動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