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24日《河南商報》報道:近日,在向國務院安委會第九督導組匯報時,省政府安委會副主任、省安全監管局局長張雷明透露,今年年底前,河南省內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將全部退出。
從限放、禁放,到本地生產企業“退市”,煙花爆竹離河南漸行漸遠。小小的鞭炮,放與不放,讓很多人糾結。對于河南省內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全部“退市”,你怎么看?矛盾之間,又體現著現代社會怎樣的變化?一起聽聽網友、市民和專家怎么說吧。
網聚觀點
污染之痛難以承受
騰訊網友“清心”:民俗也要根據時代改變,應該禁止那些污染嚴重的煙花爆竹,提倡環保型的煙花和無污染的電子煙花。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健康成長,沒有比保護空氣質量更重要的了,環境好了對每個人都好。
新浪網友“左手”:我們一邊抱怨PM2.5爆表,一邊制造PM2.5。不燃放煙花爆竹,既節約金錢,又能減輕空氣污染。為了呼吸順暢,支持煙花爆竹企業退市!
燃放鞭炮會威脅公眾安全
大河網網友“山色空濛ruxc”:舉雙手贊成。城區人多車多、樓房密集,從安全角度出發,禁放既可凈化環境又可減少火災發生,這是件好事,希望各地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能主動退出。
新浪網友“谷穗12”:現在很多樓房間距較小,放鞭炮非常容易著火傷到人,而且燃放后味道非常大很久散不掉,對人體健康百害無一利,盼望煙花爆竹企業早日退市。
鞭炮聲中尋年味正漸成過去
搜狐網友“好好先生”:很多傳統習俗都漸漸地沒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對于煙花爆竹企業的“退市”,要做好生產轉型工作,不能一禁了之。環境治理不單單要治理煙花爆竹……
網易網友“商東南”:時易世變,總有一些傳統習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由于最近幾年霧霾的嚴重,燃放煙花爆竹變得開始令人生厭。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用很多方式來代替放鞭炮的快樂。所以,鞭炮聲中尋年味兒正漸成過去時。
記者采訪
不聽響更健康渴望日日是藍天
對于煙花爆竹企業年底前全面“退市”,記者調查發現,多數群眾持支持的態度。“有幼兒的家庭,一到過年,除了收紅包之喜,更有鞭炮噪音之憂。”鄭州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一歲多些,去年過年兩夜沒睡好,小孩子聽見炮聲會驚醒啼哭,讓人難以入睡。在鄭州市高新區工作的王女士說,平時上班很辛苦,聽見鞭炮聲會睡意全無,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很多人表示,鞭炮除了擾民,還有危險。開封市隴海醫院的護士張月莉說,春節期間,醫院的120接診電話響起,有不少求診者是被鞭炮炸傷,其中很多是兒童。
也有市民認為,逢年過節沒有些許響動,就少了些熱鬧。南陽市民楊先生說:“似乎總感覺缺少了鞭炮聲,過節便缺少了盡情歡樂的氣氛。”當然,更多市民表示了理解。安陽市市民王先生說:“為了我們的藍天白云,還是少放煙花爆竹吧,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對身體也有好處。”
專家觀點
爆竹退市體現環保與文化沖突
河南省科學院研究員王振清表示,煙花爆竹禁放令始于1988年,當時我國各大城市因燃放煙花爆竹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事件逐年上升,群眾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禁放煙花爆竹的呼聲越來越高,此后全國共有282個城市制定禁放煙花爆竹的法規。然而在禁放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諸多爭議,有人渴望回歸傳統,力求年味,煙花爆竹燃放就在禁與限之間徘徊。
隨著近年來社會突飛猛進地發展,傳統的煙花爆竹已經和現代城市文明和城市規劃的綠色環保理念格格不入,它們所產生的危害已經和現代城市超高的人口密度無法調和。禁限煙花爆竹體現出環保與文化的沖突,除了燃放煙花爆竹易引起火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外,還會帶來嚴重的污染,春節期間燃放爆竹會使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這些污染物的超標就意味著大氣環境受到污染,對身體健康也同樣存在著危害。燃放爆竹所帶來的噪音高達125分貝,已經遠遠超過人的聽覺范圍和耐受程度,對人體危害很大。如果在下雨或者下雪時燃放,污染物會排放到周圍水體之中污染水源。
文化和傳統都是與時俱進不斷改變的,當其適應不了當下的發展理念,那么這種文化和傳統就應該適時改變,河南煙花爆竹企業年底前全“退市”是正確的選擇。當前,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養越來越高,理性程度越來越大,放鞭炮的各種危害大家都心知肚明,保護環境、保護生命財產安全逐漸成為群眾內心認可的責任擔當,不放或者少放已經成為絕大部分人的自主選擇。
8月27日,38°向上人生—北京·越野世家體驗營鄭州站暨全國首家北京汽車越野試駕體驗基地在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盛大開營。
河南不忘囑托,砥礪前行。五年行動計劃、17個重大專項,勾勒清晰藍圖: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網絡經濟“四個強省”建設為重點,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8月27日四店聯動情人節專場團購會。
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成品住宅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我省成品住宅的建設目標:從2018年1月1日起,全省所有巿、縣新開工建設商品住宅,全部要按照成品住宅設計建設。
8月23日,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為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促進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省工信委、省財政廳公布了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能化改造的財政補貼政策。
今年5月份,河南省省長陳潤兒在聚焦物流業等重點產業專題調研時強調,物流業作為河南依托區位優勢著力打造的支柱產業,要主動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加快發展冷鏈物流。
為加強打擊侵權假冒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作,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市建設和發展,8月22日,河南、山東、湖北、重慶等十省(區、市)首次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區域協作工作,并簽署協作聯動框架協議。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省政府獲悉,圍繞扶貧小額信貸助推脫貧攻堅,我省一攬子出臺了6個方案,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
8月19日,河南萊谷智科南陽市產品推介會隆重舉行,愛心粥屋發起人王金華、萊谷智科南陽代理劉長松和河南萊谷智科董事長趙猛等相關領導出席此次產品推介會。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了解到,全省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使用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工作在全省推開,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將享受400至2000元不等的技能提升補貼,預計全省每年至少有20萬人受惠。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了解到,全省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使用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工作在全省推開,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將享受400至2000元不等的技能提升補貼,預計全省每年至少有20萬人受惠。
今天(16日),我省局部出現了35度以上高溫天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西北部地區,其它地區在33度左右,今年的末伏已經過半,天氣整體趨勢是越來越涼。
2017年1-7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22799.9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增速比1-6月回落0.3個百分點。
河南省目前已完成所有統籌地區與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信息系統聯網對接,91家醫院可實現跨省就醫直接報銷。
今年第9號臺風“納沙”、第10號臺風“海棠”北上,途經福建、江西、湖北東部,從昨天夜里開始自南向北影響我省。2日,我省東部、東北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有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