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7月份分別放量發行2萬億元和1.5萬億元之后,8月銀行間市場同業存單縮水明顯,截至21日,累計發行1.09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上周銀行共發行同業存單607期,計劃發行4424.5億元,實際發行3422.7億元,到期金額為3844億元,上周同業存單凈融資額-421.3億元,這是7月以來,同業存單周度凈融資額首次為負。
價格方面,同業存單利率仍在走高。截至目前,3個月期限存單利率從7月中旬的4.1%升至4.4%,漲幅約30個基點。同業存單的發行期限逐步從1-3個月拉長到3-6個月期,1年期以下的同業存單發行仍占最大比重。伴隨著同業存單發行期限的拉長,同業融資平均成本也隨之上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將要求銀行控制好同業融資的市場規模,通過期限引導結構,進而實現對總量的控制,并最終將降低同業存單增速。
自2013年推出以來,同業存單由于發行便利、批量融資、計入應付債券等特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受到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歡迎。過去幾年,同業存單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成為中小銀行做大資產負債表、實現規模擴張的利器。Wind數據顯示,同業存單從2013年首次發行的310億元一路飆升至2016年的超過13萬億元。截至8月22日,同業存單發行總額高達12.18萬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的13.02萬億元規模。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認為,該市場此前的快速發展與近年來我國的低利率市場環境和對同業存單較寬松的監管政策息息相關。
但近期,這些環境發生較大改變,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8月18日舉行的銀監會近期重點工作通報通氣會上表示,銀監會治理亂象以來,銀行業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規模自2010年以來首次雙雙收縮。此前,2017年二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提出“擬于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蓖瑫r,市場有消息稱,監管部門正在醞釀貨幣基金相關規定,擬限制貨幣基金購買低等級同業存單。
市場環境看,利率中樞上移、監管政策趨緊等因素正促使銀行資產端“去杠桿”穩步推進?!笆苓@些政策影響,同業存單規模增速將回歸理性。”熊啟躍表示。同時他認為,“我國擁有全國性經營牌照的商業銀行只有12家,這些銀行在經營網點上具有明顯優勢,而以同業存單市場為代表的資金市場則成為其它沒有全國性牌照銀行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從長期看,同業存單市場對我國商業銀行依然十分重要?!彼f。
當前,在互聯網金融、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大大改變了銀行業生存狀態的背景下,創新服務模式已經成為各家銀行求生存、謀發展當務之急的必由之路。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16日表示,7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具體來看:一是境內外匯供求呈現基本平衡。
銀行最近遭遇了大規模的監管罰款。而罰款原因中多與房地產有關。近日,上海銀監局官網上就公布了6項行政處罰,就有兩家銀行因與房地產相關業務被罰。其中,花旗銀行的罰單數額超過了千萬元。
從銀行的態度來看,一切似乎已經降至了冰點,有關銀行嚴控涉房貸款的表態反復被強調;然而,目前已經披露出來的半年報數據卻似乎呈現出了略有不同的版本——涉房貸款的總量仍在增加。
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10日,“候場”IPO的銀行共有12家,包括9家城商行及3家農商行。其中,除成都銀行狀態為“預披露更新”外,其余11家均為“已反饋”。
日前,銀監會印發《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掇k法》明確了債轉股實施機構設立需經銀監會批準,明確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為主要從事銀行債權轉股權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銀行年中攬儲節點已過,不過融360昨日發布的監控數據顯示,7月份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43%,比6月份還高,實現去年12月以來的“八連漲”,并創22個月新高。
記者對于擬上市銀行的招股說明書和2016年年報進行了獨家比對和測算:按照銀行最高發行規?;虬l行計劃測算,12家目前正常排隊IPO銀行合計募集資金規模上限可以達到620億元(按照去年銀行股IPO情況,發行價大多與當期每股凈資產對應)。
近日,央行通報了多家銀行同業賬戶違規情況,并責令限期整改。這讓隱秘寄生于同業賬戶中的票據中介也被暴曬在陽光下,票據中介通過控制同業賬戶倒賣票據的方式將面臨大清洗。
12家排隊IPO的銀行中有9家的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資產規模同比增速11家在10%以上,9家在20%以上;凈利潤11家中有7家在20億元以上,發展擴張速度可稱迅猛。
個人異地本行柜臺取現手續費取消、經營農藥需滿足多項條件、強化對統計違法行為責任追究、軍人鐵路出行將“依法優先”……一批新規將于8月起實施,這些實惠你享受到了嗎?
近日,記者發現,一些銀行專屬理財產品比普通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0.1個至0.5%個百分點,但是,大多只有新客戶、高凈值客戶、私行客戶才有資格購買。
隨著證監會今年初發布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以商業銀行為代表,上市公司開始傾向于可轉債作為補充資本的來源。
1.4萬億余額寶中,有1.2萬億投回了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占比83%!資金大頭還在銀行體系,按1.2萬億和4%利差測算,余額寶一年卻能讓銀行少賺近500億。
針對“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近日大舉贖回委外近千億元”的市場傳聞,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銀行、公募基金等多位機構人士稱,某國有大行確實正在著手贖回部分委外資金,不僅包括公募、專戶,還有券商資管,其中,僅從某家基金公司處贖回的委外規模就達到近百億元,不過,對于“近千億”這個數額無從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