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6日表示,補短板、促投資將是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研究出臺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政策,推動各地運用多種PPP運作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發改委表示,今年上半年通過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力度等,取得積極成效。同時,著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投資領域法制建設,完善企業投資管理領域制度。大力推廣PPP模式,激發社會資本活力。聯合證監會積極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提高資產流動性,促進PPP項目規范發展,持續推進中小城市PPP創新工作。
發改委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推進補短板、促投資工作。加快各項政策的落實到位,以及重大項目的建設。推動貫徹落實促進民間投資“26條”等政策措施,并研究出臺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新政策。
同時,通過制定出臺《企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等措施,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利用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向金融機構、民營企業推介重點項目。全面推進“十三五”165項重大工程的落實,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落實重大工程項目審批、用地、融資等方面的支撐保障舉措。
記者18日從中國網獲悉,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將抓緊實施第三批混改試點。
國家發改委定于8月18日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我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發改委官網近日連發三文介紹供給側改革取得的成效,文章還透露了下半年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重點,包括重點做好國企去杠桿工作、推動市場化債轉股等。
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在會上表示,首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完成,對電網企業進行嚴格的成本監審,剔除不應進入定價成本的費用和支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透露,發改委日前印發了44個重大市政工程領域重點PPP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6.9%,城鎮新增就業735萬人;CPI上漲1.4%,PPI漲幅由1月的6.9%回落至6月的5.5%;貨物進出口額13.1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6%,服務進出口繼續增長,6月末外匯儲備30568億美元,連續5個月增加。
7月11日,國家發改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就《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接受采訪時指出,目前農民實際進城落戶進程不及社會預期,最主要原因是農民不舍得附加在農村土地上的各種權利。
據報道,截至2017年4月30日,286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占披露年度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91.88%。其中,內部控制體系被認定為整體有效和非整體有效的上市公司分別為2834家、30家,占全部A股公司的比例分別為90.92%、0.96%。
4月2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就直言,雖然一季度經濟整體向好,但不確定因素仍存,其中一項就是房地產,未來一旦放松調控,房價就將出現反彈。
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2017年國家將堅持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主體多元的改革方向,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實施和完善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同時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19日說,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必須用深化改革的辦法,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效率,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
據了解,此次成本監審首先是要確定各個幼兒園等級情況、幼兒人數、教職工總數、資產總額等。重點是核算清楚收支情況,包括補貼收入、經費補助、事業收入、經營收入、人員支出、公用支出等。
2017年春運從1月13日開始至2月21日結束,共計40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力做好2017年春運工作,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行需要,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現提出以下意見。
今年9—10月,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隨機抽查了各地區和71個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其中抽查我省政府網站30個,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網站4個,鄭州市發改委網站被批不合格。
12月7日,美敦力被罰1.185億元事件持續發酵。醫療器械背后的黑色產業鏈除逐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