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筑工人工資
月收入
5000-8000元 約占40%
8000-12000元 占20%
12000元-20000元 10%
緊俏工種
鋼筋工、瓦工、水泥工、木工等
人均收入8300元/月
稀缺人才
技術好的漆工:
日工資高達700-800元
工齡2年以上的木工:
最高收入1.7萬元/月
(以上部分數據源自某知名招聘網站)
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統計數據,2017年成都建筑工人平均工資8300元/月,鋼筋工、瓦工、木工、漆工等技術好的建筑工人特別走俏,月工資輕松過萬。而經理助理、秘書、文員等“白領”的平均工資只有3800元/月,兩者相差懸殊。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成都的建筑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導致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這些工資高的建筑工人大多都是技術要求較高的工種。那么,究竟哪些建筑工人的工資高?哪些工種最“走俏”?技術型人才為何稀缺?來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走訪
工地漆工最高月入3萬 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
對該招聘網站上發布的職位信息顯示,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今年46歲的周中貴是一名漆工,就職于東門的崔家店附近某工地。“活兒根本就干不完,每天不歇氣。”周師傅告訴記者,從春節到現在,他跑了20多個項目,“一個月最高的時候有3萬元收入,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周師傅說,他做漆工這一行已經18年,是“老司機”,不愁沒活兒干。
記者發現,該招聘網站上公布的成都行政、秘書文員等崗位,有七成以上在2000-5000元,5000-8000元的僅占不到兩成,平均工資3800元/月,與建筑行業收入相比瞬間被“秒殺”。“最低的普工都要4000多元,平均都在8000元以上。”成都某建筑勞務公司負責人徐國全告訴記者,即便沒有給工人買“五險一金”,建筑工人的用工成本依然高出其他很多行業。
市場現狀
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缺人 木工工資最高1.7萬元/月
“技術好的漆工確實比較俏。”成都一家勞務公司的負責人謝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的漆工師傅日工資在300至400元,而能做“真石漆”等難度系數高的師傅卻很少,這類師傅的日工資高達700-800元,比普通漆工多出1倍左右,對于勞務公司來說,這類技術型工人的用工成本較高,也越來越難找。
徐國全也告訴記者,目前技術含量高、操作難度大的工種就比較缺人,除了漆工外,還有模板工(木工)、鋼筋工等,需求缺口都比較大,木工工資最高可以開到1.7萬元/月,“想要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木工,至少需要2年以上,我們最缺的就是木工。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木工工資每年的增長幅度都超過10%,還是缺。”
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對10家建筑業重點信息直報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9家建筑企業用工成本較上季度有所增加。水電十局、水電五局、成都路橋、四川路橋等企業反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當前建筑企業用工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尤為突出。
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建筑工人都是“打游擊戰”。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的調查,建筑工地上的技術工人任務繁重、壓力大,是導致技術型人才流動性大,出現技術型人才“荒”的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技術型人才流失率基本保持在每年4%-10%。那么,技術型人才能不能由勞務公司自己培訓?“培訓時間長、成本高,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徐國全說。
業界呼吁
用工荒會越來越明顯
技術型人才應備案共享
“現在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年齡基本在25-60歲,由于條件艱苦,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當90后、00后逐漸成為建筑主力軍,‘用工荒’會越來越明顯。”徐國全坦言。
徐國強建議,建立建筑類高端技術型人才交流中心,運用互聯網平臺,實現用工方信息和工人信息共享,“用工信息不閉塞了,工人和企業的選擇性就更大,從而激勵提升整個行業水平。”徐國強說,對于工人來說,用工信息的聯網也能使其權益更有保障,規范行業用工秩序。
成都另外一家中小型建筑企業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建議,完善技術人才培養細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為企業減輕人才培養成本與壓力,“對全市建筑類技術型人才進行備案,定期舉辦招聘會,促進企業與人才間的雙向選擇。”
成都一教學樓被爬山虎"吃"掉
樓市“暖春”來自于去年底以來各項新政刺激,同時改善性住房成逐漸成為購房者的“新寵”。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成都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羅兵等“抽獎專業戶”,記錄下他們的“抽獎人生”。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玩抽獎活動4年來,阿坤自稱大大小小的獎品中過上百次,最初是有獎必領,如今他放棄了一些小獎品。
成都一小區門衛酷似馬云走紅
每天清晨7點,在成都青羊區蘇坡鄉百仁村外就能看到一個5旬大叔,拖著石鎖散步。大叔渾身肌肉,著實讓人羨慕。
每天清晨7點,在成都青羊區蘇坡鄉百仁村外就能看到一個5旬大叔,拖著石鎖散步。大叔渾身肌肉,著實讓人羨慕。
四川成都的金女士家的古牧犬“毛毛”古牧犬突然身體不適,檢查發現是脾臟腫瘤破裂引發大出血,寵物醫院醫生趕緊進行手術。毛毛需要住院觀察,金女士并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將毛毛交由醫院住院部看護,而是和丈夫一起,在醫院的空地搭了一個臨時的“家”,與毛毛相擁而眠。
作為吃貨天堂的成都,做的面筋道彈牙絲毫不遜于北方面食,同時加入了川味特有的鮮香麻辣,而肥腸粉,則是每天的必須,工作生活,都是從早晨一碗鮮紅的,由辣油泡著的肥腸粉開始的。
探班成都車展車模斗艷 衣服布料明顯多了
很多人覺得三圣鄉不太好玩,我倒是很喜歡去三圣鄉,花市的后面有幾個很漂亮的花園,其中最推薦的就是“海蒂的花園”,挺漂亮的。
10月17日,成都四位平均年齡97歲的老人,在家人安排下如愿參加這場可能是成都范圍內年齡最大的一次同學會。
左手執金色話筒,邊開車邊歌唱,還不忘與對面車內的人互動。
10月20日晚高峰時段,在成都市三環路上,一名女司機邊駕車邊拿著金色麥克風飆歌,該視頻被上傳至網絡后引起廣泛關注。
10月24日,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產房,2015年在成都出生的新生大熊貓幼仔集中亮相。全球媒體、熊貓粉絲來到成都,聚焦這些憨萌可愛的熊貓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