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環保部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5月19日,23個督查組共檢查327家企業(單位),發現24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74.0%。
環保部在通報中表示,自環保部啟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以來,已發生多起拒絕督查組檢查的事件,各地相關部門已進行調查處理。近期,從各督查組反饋情況看,又出現7起拒絕檢查、阻礙執法事件,其中邯鄲市3起,衡水市2起,石家莊市1起,焦作市1起。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現拒絕檢查、阻礙執法事件,說明環保部門在環境執法上的威懾力仍不夠,需要加強環保警察等執法隊伍的建設。
74%的受檢企業有環境問題
記者注意到,24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74.0%。存在問題的企業中,“散亂污”問題企業79家,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31家,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的23家,涉嫌在線監測弄虛作假的1家,存在VOCs治理問題的32家,防揚塵措施不完善的27家,存在其他問題的49家。
今年4月,環保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強化督查被認為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
5月2日以來,環保部已先后發布了12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督查結果顯示,存在環境問題企業占督查組檢查企業的比例較高,比例均在60%以上。
據環保部介紹,5月1日至15日期間,23個督查組共檢查4328家企業(單位),發現3016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9.7%。
馬軍認為,這些企業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但是,之前環保執法力度很少能夠達到強化督查的力度,所以此前發現的問題沒有如此多,這次強化督查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現在的環境問題。
馬軍稱,之所以存在這么多環境問題,主要是長期以來在對企業的監管方面,部分地方政府監管、執法不嚴格,存在地方的保護問題,甚至出現對環境執法進行干預的現象,這次督查最主要的就是要破除干預。
同時,環保部強化督查行動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
記者注意到,在督查組發現的問題中,以“散亂污”問題為主。
“散亂污數量比較多,之前很多都是在環保手續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環保部門對他們的情況掌握得不是很到位,后續監管難度大。下一步應加大公眾參與度。”馬軍說。
又現7起拒檢、阻礙執法事件
近年來,隨著環保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阻擾環保執法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但是,環保執法部門的這種尷尬并沒有完全化解。
近期,從環保部各督查組反饋情況看,又出現7起拒絕檢查、阻礙執法事件,其中僅邯鄲市一地就占了3起。
包括:5月13日,第三督查組發現河北省石家莊市新樂市恒際木業廠房上方有揚塵,在依法進行檢查時,該廠大門緊閉,院內工作人員聽到敲門后迅速躲避,拒絕開門接受檢查。第二十七督查組對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凱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工作人員拒絕開門接受檢查。5月18日,第十督查組在邯鄲市冀南新區對臺城鄉東城基村昌盛塑料包裝廠檢查時,企業員工看到執法人員后,拒不開門接受檢查,鄉政府和當地環保部門人員到場后,企業仍然拒不開門接受檢查等。
對此,環保部要求,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嚴肅處理拒絕、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要發生一起、嚴厲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馬軍介紹,出現暴力抗法等問題反映了環保威懾力仍不夠,遭遇到這些問題時缺乏強力執法的手段,需要加強環保警察隊伍建設。同時,現在執法重心更多轉向小散亂污企業,一旦被檢查發現問題就可能會面臨關閉,有些企業可能就會鋌而走險。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最新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部分小企業聚集于城鄉結合部、偏遠山區、農村地區等環境復雜區域,形成區域污染嚴重、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散亂污”企業集群,成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最新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
2天內公布兩起阻撓督查組正常執法事件,8天內揪出1600余家問題單位……環保部連日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最新情況,從中不難看出此番行動所披露的問題之多、情節之重。
為進一步加大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環保部近期啟動了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擴容后,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被確定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
環保部19日消息,3月15日至18日,由環境保護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環境保護部門組成的18個督查組繼續對18個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
3月9日,環保部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鄭州市情況反饋會舉行。部分排污量大的企業未納入應急管控清單,督查發現滎陽市至少有23家碳素企業,但是列入應急減排停限產企業清單的只有11家。
昨日下午,環保部第十七督查組對焦作市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情況反饋會在市迎賓館舉行。會上,武磊匯報了焦作市關于環保部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整改工作的情況;環保部督查組反饋了焦作市第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情況。
環保部今天表示,空氣質量專項督查將開展燃煤鍋爐與“小散亂污”企業排放清單排查,同時還要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項目清單。環保部通過督查發現,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許多城市都分布著“小散亂污”企業。
“整改”“取締”“再加碼”……自2月15日以來,環保部組織開展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已持續兩周時間。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在環保部展開督查至今,陸續有地方政府采取相應措施。
據環保部官方網站27日消息,25日,環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18個督查組,繼續暗查夜查,對縣一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督查。
鶴壁市2個建筑工地在紅色預警期間未落實停工要求,2家企業或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管護水平差,或廠區和物料防塵措施不到位。
從2月15日到3月15日,環保部將對包括我省在內的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察。比如,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的城市,將采取公開約談,并視情況同步采取區域限批等措施。
從2月15日到3月15日,環保部將對包括我省在內的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察。
從2月15日到3月15日,環保部將對包括我省在內的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察。比如,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的城市,將采取公開約談,并視情況同步采取區域限批等措施。
雞年第一天,廣大環保人“聞雞起舞”,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