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近期向多家券商同時發送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顯示,2016年開始執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首次被寫入評級意見稿中,同時還新增了七大加分項和四大減分項,并對“惡意規避監管”行為做了單獨規定——直接降至D類。
盤面來看,券商股集體大漲,另外保險、迪士尼等板塊也漲幅居前。各大板塊幾乎全線上漲。
2015年,券商平均營業收入131.12億元,同比增長159.75%;平均凈利潤59.44億元,同比增長179.85%。2014年,19家上市券商母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02.98億元,同比增長64.81%;凈利潤達403.48億元,同比增長105.48%;平均凈利潤21.24億元,平均利潤率達40.23%。
由原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指揮“救市國家隊”,已有6家券商被立案調查。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11只“進取級”產品單位不足0.5元,最低為0.0001元。
國泰君安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按照2015年7月31日凈資產的20%出資投資權益類證券,并相應提高自營業務規模。國泰君安并非孤例。盤后,中信、海通、招商、廣發、東海等多家券商陸續發布增加自營頭寸的公告。
統計顯示,27家券商去年職工平均薪酬為26.30萬元(非上市券商員工人數數據來源于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其中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華英證券等5家券商去年職工平均薪酬超過30萬元。
11月2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公告稱,獲準10家證券公司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10家券商為財富證券;財通證券;德邦證券;東海證券;方正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長江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這10家券商也成為第三批獲批試點券商。
具體看來,18家上市券商中9月份營業收入增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光大證券、西部證券、太平洋證券,營收分別為5.996億元、2.77億元、2.08億元,環比增長313.13%、122.82%、104.16%。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4日,18家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557.33億元、凈利潤231.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2.66%、50.85%,累計業績增速持續擴大。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8月12日訊,大智慧通訊社獨家拿到的8月7日印發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顯示,投資者應當根據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條件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定是否參與港股通交易,應該遵循買者自負原則。
去年券商全資或控股的66家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22.21億元,占156家期貨公司凈利總額的62.22% 在金融期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券商系期貨公司的優勢更加明顯。
5月23日,一份上證所向所有券商會員單位發出的《通知》曝光了港股通推出的時間表。內地的大券商多在積極開展工作。
證監會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中稱,支持券商開展大宗商品期現貨交易。這意味著券商參與商品期貨市場將得以“松綁”。有期貨業人士認為,這對期貨市場是一大利好,但由于在商品期貨交易上經驗不足,券商或將姍姍而來。
多位券商人士認為,新的創新大會將契合新“國九條”,相比去年,今年創新力度將有大的突破。“私募市場和財富管理是兩大可能出現較大突破的板塊。”
近期,滬深兩市股指呈現震蕩調整態勢,券商板塊的結構性機會凸顯。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券商創新大會召開在即,市場對于行業政策面的預期好轉,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等三方面因素的共振,將促使券商板塊投資機會顯現。
如何實現證券資金賬戶的支付功能,已成為當前各券商探索的重點。據了解,券商資金賬戶欲實現消費功能,僅能通過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實現,其中光大證券(11.66, -0.07, -0.60%)(601788.SH)去年與銀聯在線的合作開業內先例,但該模式亦未被業內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