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當下是史上樓市最嚴調控期。
近來幾乎每天都傳出有地方限購,而且限購的政策更是“五花八門”:限貸、限購、認房認貸又認離……甚至開始限賣。
買了房,需要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3年后才能出讓,這在中國房地產歷史上可以說絕無僅有。目前,成都、廈門、福州、廣州、珠海等14個城市已經率先出臺限賣政策。
首批14城“限賣”
4月13日,成都發布房地產調控新政,明確在市內住房限購區域內新購買的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轉讓。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年3月以來,全國已有14個城市發布住房“限賣”政策,嚴厲打擊短期炒房客。
據證券時報梳理14城相關政策發現:杭州“限賣”的對象明確僅為企業;保定白溝新城、啟東等城市“限賣”政策限制的是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常州、揚州、廈門、長樂、青島、廣州、珠海、惠州、東莞等城則面向的是全部住房交易對象;福州、成都則對交易住房所在區域進行了限制。在“限賣”年限上,保定白溝新城定為“五年”,時間最長。
“限賣”背后,是樓市當前出現的由投資需求引發的快速升溫,以及由此帶來的供需失衡的現狀。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限賣”正成為當前各地樓市調控的新思路,也成為這輪從3月開始的全國多城市調控新的特點。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城市將執行落地這一新調控措施。執行“限賣”的是部分熱點城市,一定年限的限制轉讓,可以有效地降低投機行為。樓市調控在繼續,但今年調控多了很多創新名詞、創新措施,很多政策都顛覆了過去的游戲規則。
樓市調控三點新特征
自2016年9月30日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45個城市出臺了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140余次。
張大偉認為,當下樓市調控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點:
一是大城市圈全面封堵,比如北京及雄安新區周圍全面限購。過去限購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當下有很多三四線城市也加入限購范疇。在過去一年多,全國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周圍區域,因為價格絕對值較低,各種利好因素集中,導致投資需求旺盛,在過去一年多房價上漲了一倍多。因此這些地方也開始限購。
二是歷史首次開始系列城市限制持有年限,“T+N年”限制持有年限。包括廈門、福州、廣州、珠海等十多個城市均出臺了新購房必須持有一定年限后才可以轉讓的政策。這些政策將嚴厲打擊短期游資炒作行為。
三是一、二線城市基本全面恢復了認房又認貸的信貸政策。從政策預期看,本輪房價調控全面再升級,遇漲即調。而且與往年調控不一樣的是,本輪以北京為代表的城市調控力度刷新了歷史紀錄,多輪調控政策輪番出臺可以說全方位封堵了任何炒房的可能性。從后期市場發展看,預計還有更多的城市會加入調控行列。
房價走向何去何從
新一輪調控后,房價走向會是怎樣的呢?
經濟學家郭士英認為,如果說“限購”是迫不得已的話,那么“限賣”就離市場化更遠了,這是要在回撤貨幣流動性的同時,降低房產本身的流動性,已經有點“凍結”房地產市場的味道了。如果這么下去,房地產市場的跌勢會加快加大。
郭士英稱,給房價剎車,這次的力度非常大,后期還要看貨幣政策的力度,預計持續的信用收縮給市場帶來的感受將會是“拔涼拔涼”的。雖然市場的降溫有一個過程,但其實很多炒房人已經被套牢在高位、無法出手了,只是我們還沒有看到報道和數據出來。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認為,思考房價的問題,關鍵在于掌握三個維度的邏輯:
一是政策的維度。中國房地產市場周期受制于政策周期的影響,房價的表現也受制于政策的變化,在政策一松一緊之間,房價都會出現劇烈的反彈。政策如果動真格,每次都是見效的。
二是供需的維度。供需規律是決定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趨勢的最基本邏輯。經過近20年的發展,住宅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因為中國大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資源鴻溝,必然出現中小城市供應過度而大城市供應長期不足的矛盾。庫存不是中國房地產的真問題,真問題是資源錯配,是土地制度和城市發展的大方向違背城鎮化的基本規律,從而導致出現人為的短缺。
三是價格的邏輯。房價的絕對值已經很高,這是不爭的事實?,F在北京房價均價過了6萬,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房價中位數,房價收入比,租售比等一系列的指標看,目前的房價不僅絕對值處于高位,而且按照很多指標來權衡,泡沫化程度已經很高。
當房地產政策的目標從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過渡到防止房地產泡沫風險的時候,短期出現降溫是必然的,在限購限貸等政策的影響下,一些熱點城市價格出現調整也是大概率。
要說當下是史上樓市最嚴調控期,也不為過。福州:新取得不動產權證未滿2年的,不得上市交易,不得辦理轉讓公證手續。而當下,樓市也呈現出“城市圈+認房認貸+限售”的調控新特征:
在2011年以來的限購、限貸、限價的基礎上,調控又祭出了一個殺手锏:限售,主要內容是要求個人獲得不動產證兩年后方可再賣,以及新建商辦房限制賣給個人。
在2011年以來的限購、限貸、限價的基礎上,調控又祭出了一個殺手锏:限售,主要內容是要求個人獲得不動產證兩年后方可再賣,以及新建商辦房限制賣給個人。
今日起,天津樓市限購正式升級。截至目前,京津周邊區域中,保定、石家莊、崇禮、淶水、涿州、廊坊、三河、固安、大廠、永清、香河、懷來、承德13地已開啟限購措施。
“認房認貸”不僅覆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逐步向熱點二線城市蔓延。
“嚴打”風暴之中,房地產中介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樓市調控升級、監管日趨嚴厲的背景下,中介還敢鋌而走險、違規操作嗎?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嚴打”風暴之中,房地產中介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樓市調控升級、監管日趨嚴厲的背景下,中介還敢鋌而走險、違規操作嗎?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如果說此前樓市調控是限購限貸的V1.0版本,那么3月份以來的本輪調控正式升級為V2.0,北京離婚一年買房算二套,成都部分區域不準跨區域買房,廈門新購房需兩年后才可交易……調控政策更加精細化。
根據《臨泉城區商品住宅類房地產用地出讓“限房價、控地價”實施意見》,2月份該縣商品房銷售均價6143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商業均價10358元/平方米,住宅均價5709元/平方米。
根據《臨泉城區商品住宅類房地產用地出讓“限房價、控地價”實施意見》,2月份該縣商品房銷售均價6143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商業均價10358元/平方米,住宅均價5709元/平方米。
上周六、周日,鄭州樓市開盤較為集中,記者梳理后發現,鄭州上周末共有12個項目開盤,整體去化率在80%以上,在限購區內,因限購政策影響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
上周六、周日,鄭州樓市開盤較為集中,記者梳理后發現,鄭州上周末共有12個項目開盤,整體去化率在80%以上,在限購區內,因限購政策影響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
目前鄭州房地產市場并未受到限購政策的沖擊,剛需和剛改族仍是購房主力,面對依舊火爆的市場,鄭州房地產政策是否還會加碼?將會出臺哪些新政?
自“3·17”北京“認房又認貸”樓市調控升級后,多個部門又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組合拳”。
多地跟進加碼樓市限購,部分熱點城市政策繼續收緊———至今已有超過16個城市升級了限購限貸政策,環一線城市的樓市呈現出政策明顯趨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