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貨幣政策寬松已到周期尾部,全球需要逐漸變成比較審慎的貨幣政策。在分析人士看來,寬松貨幣政策在提振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滋生了資產泡沫,伴隨經濟回暖,寬松貨幣政策需要撤退。
貨幣政策轉向審慎
3月26日,在博鰲論壇分論壇——貨幣政策的“度”上,周小川表示,不能過分依賴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在經過多年的量化寬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經到達了這次周期的尾部,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將不再是寬松的政策,應該對再通脹保持充分警惕,全球需要逐漸變成比較審慎的貨幣政策。
在分析人士看來,貨幣政策轉向始于美聯儲加息。黃金錢包首席分析師肖磊表示,貨幣政策的轉向目前是全球性的,這種轉向以最近兩次美聯儲加息為起點。
在肖磊看來,中國可能更需要結束刺激性的過程政策,一方面國內房地產市場過熱,另一方面為穩定人民幣匯率,需要跟美聯儲同步來提高利率水平,以保持息差。
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趨勢已經啟動。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指出,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而且更加強調中性的定位,這與2016年上半年之前央行承認的穩健略偏寬松貨幣政策有明顯的轉向。
從中國來看,周小川表示,中國政府不會依賴于“直升機撒錢”式刺激措施,中國央行有諸如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非常嚴肅的經濟解決方案;為使經濟復蘇,政府應著力修復資產負債表和財政狀況,強調結構性改革。
寬松政策的“紅黑臉”
需要承認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在過去的時間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對于寬松貨幣政策的提振作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給出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表示:“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就像宿醉后第二天早上的咖啡,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稻葵進一步解釋,在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的時候,這樣的貨幣政策非常有意義。
但另一方面,寬松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也比較大。黃志龍舉例稱,如美國資產泡沫的風險值得警惕,其中道瓊斯股票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美國房價也接近或超越了次貸危機前的房價,同時全球流動性過剩并沒有帶來全球勞動生產率的持續改善。
在分析人士看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等產生的資產泡沫與寬松的貨幣政策不無關系。
周小川回應寬松貨幣政策導致樓市泡沫時稱,這不是預期后果,并稱貨幣政策不是萬金油,不要認為量化寬松可以治好每個國家的不同疾病。
在談及我國房價與貨幣政策關系時,李稻葵認為,中國的房價上漲很快,但不能完全把房價上升歸結于貨幣政策,近年來房價的大幅上漲主要是結構性原因所致。
周小川也表示,當貨幣政策寬松的話,很可能會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或者導致某些資產泡沫,金融市場或者房地產市場也會出現資產泡沫,但人們還是需要做取舍,還是要關注康復、經濟復蘇這一面。
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回暖,貨幣政策開始有所轉向。在黃志龍看來,全球貨幣政策寬松處于周期尾部轉向審慎的主要原因有二點:一是當前全球經濟的復蘇狀況還是比較穩健的,美國就業接近充分就業,2016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首次超過美國,日本經濟也逐漸走出衰退區間;二是全球通脹壓力已經慢慢出現,美國CPI和個人消費支出(PCE)都持續攀升,歐元區和日本也都走出通縮陰影,全球經濟再通脹的壓力隱現。
寬松政策如何退出
回歸中國層面,我國目前是否具備貨幣政策轉向的條件?在分析人士看來,中國整個宏觀面是支持貨幣政策轉向的,而且這種轉向已經在進行。
肖磊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安全邊際拓寬,財政政策空間較大,可以擺脫過分依賴貨幣政策的問題。
不過,在幾年的寬松貨幣政策之后,如何從這種寬松的貨幣政策中撤出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質疑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弊端。未來一段時期,有關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退出路徑、退出策略,以及政策退出的溢出效應等課題,亟待各國央行進一步研究成果。
值得注意是,除了監管層的表態,我國央行早已有實際行動。進入2017年,從上調MLF利率,到提高逆回購利率,再到上調SLF利率,央行貨幣政策已顯性收緊。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我國已經處在加息周期之中,自2016年2月29日降準之后,央行再沒有明顯的寬松措施。
具體來看,去年下半年,央行先后重啟了14天、28天逆回購,加大MLF操作力度,市場人士認為,央行鎖短放長提高資金成本,相當于隱性加息。2017年1月央行正式上調MLF半年和一年期利率,2月3日,央行再次對逆回購和SLF利率上調,標志著短端和長端利率已經全面上調。此外,在美聯儲3月中旬加息后,央行再度全面上調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黃志龍也指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轉向主要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進行,比如提高MLF、SLF和逆回購等市場操作利率,比如在多數工作日央行貨幣投放都表現為凈回籠,通過影響貨幣市場的利率,而不是直接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方式,通過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浮的方式間接提高資金市場的成本。
李稻葵還提醒,需要提防貨幣政策撤出時出現過度通脹。周小川也強調,對待再通脹的現象,應該要保持審慎的態度,這跟貨幣政策的制定有著直接關系。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還指出,在今年去杠桿任務加大之下,為防止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擴大,也需要整體流動性環境平穩而非過度緊縮。
周小川表示,個人購房貸款的增長,一方面有助于居民買房子,同時,三四線城市住房庫存比較多,有助于降庫存,個人房貸的增長也反過來刺激了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0日10時45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恰逢國慶期間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之際,央行行長周小川再度對樓市“發聲”引發市場關注。在10月6日華盛頓舉行的2016年第四次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周小川指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恰逢國慶期間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之際,央行行長周小川再度對樓市“發聲”引發市場關注。在10月6日華盛頓舉行的2016年第四次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周小川指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央行采取維持價格穩定的單一目標尚不現實。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2日的全國人大記者會上表示,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還是采取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采取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方法來實現經濟目標。
12日,央行“掌門人”周小川帶領三位副行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明確指出,買房人的首付不能是借的。
劉學良說,自己的心里“很沉重”,他建議能夠在去產能過程中充分維護工人的“知情權與話語權”。
對于房貸新政降低貸款條件是否會提高杠桿率,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6日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住房貸款在銀行貸款中的占比偏低,同時住房貸款是相對較安全的產品,相對會有很多機會。
2月19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6年年會”上,第一財經就市場傳聞央行擬提高部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一事向央行行長周小川獨家求證。
全球市場空前關注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匯率政策之時,財新再次專訪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金融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金融體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體制不斷完善。金融資源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源,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在采納SDDS前,從2002年開始中國一直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公布通用系統(GDDS)不斷改進統計數據編制和發布制度。
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趨于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
2015年7月2日,人民銀行黨委中心組以“嚴以修身,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為主題,進行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學習研討。周小川要求,人民銀行系統黨員領導干部嚴以修身,首先就是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基本功,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增強政治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