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金融藍皮書,往往為市場指明方向,而每一次藍皮書的出爐,也將會給市場帶來不少的參考。
從近期發布的金融藍皮書內容分析,報告指出了2017年市場的信心仍處于“療傷”的階段。“維持穩定、窄幅波動”將會是2017年股市的主基調。
由此可見,通過本期金融藍皮書的報告,實際上也暗示出社科院對今年股市的表現還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考慮到股災后的重建,投資信心的重新修復,市場持續維系著穩定的狀態,也許是最佳的結果。這,不僅利于降低股市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同時也為股市融資功能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利于加快股市IPO堰塞湖泄洪的壓力。
回顧近兩年社科院藍皮書的報告預測,基本上獲得了市場的參考。但,回顧之前兩年的預測報告,雖然市場整體表現大致符合預期,但在具體運行區間上仍難以避免一定的預測偏差。
以2015年藍皮書報告為例,報告表示,我們站在牛市的邊緣,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良好環境也趨于形成,調整本身將在2015年進入佳境,而藍皮書則表示2015年證券市場將迎來一輪一定規模的緩慢牛市行情。
回顧2015年股市的表現,年內上半段基本上符合報告的預測,但上漲節奏顯著超出市場預期。但,似乎誰也沒有預測到,2015年下半段,股市卻發生了無法預測的股災風波,而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滬指就從5178高點下跌至16年年初2638低點,累計跌幅相當巨大。
再以2016年的藍皮書報告為例,針對股市表現,藍皮書預測2016年上證綜指或在3200點至4000點內波動,“慢牛”值得預期。
時隔一年時間,回顧2016年的股市表現,其全年波動區間為2638點至3538點,但剔除年初熔斷機制匆匆落幕的沖擊影響,實際上當年股市核心運行區域在2850點至3300點。
整體上而言,雖然熔斷沖擊后股市基本上維持穩中有升的“慢牛”格局,但與藍皮書3200至4000點內的指數波動預測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對此,也印證了一句話,即股市具有不可預測性的特征,但藍皮書報告還是值得我們去參考。
時至今日,2017年已經經歷了三個月的時間,而從前一季度的市場表現來看,顯示出典型的“滬強深弱”的格局。但,基本上維持穩定,波動率持續降低的局面,而這也印證了股市仍處“療傷”的階段。
事實上,近一年時間以來,中國股市的波動率出現了明顯下降的跡象。進入2017年,股市波動率更是降至了冰點。有數據顯示,上證綜指已經連續超過60個交易日跌幅不超過1%,而對于15年的股市而言,股市跌幅超過1%已經可以認為是微跌表現,但時至目前,跌幅超過1%,在市場心目中,已經屬于大跌的行情了。
確實,對于充滿不確定性的2017年來說,維系股市持續穩定,確實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意義。與此同時,經歷了15年股災風波、16年年初熔斷機制匆匆落幕的沖擊影響,時下的中國股市已經不能夠承受太多的壓力與風險。近一段時期,股市波動率持續降低,股市日均漲跌幅明顯收窄,這也反映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而前期撬動市場投資活力的高杠桿資金工具也基本上遭到市場的清理。
時下,正處于股市投資信心逐步修復的過程,也可以認為是股市“災后重建”的后半段,而用“療傷”來描述當下的市場,也最合適不過了。
持續性偏低的市場波動率、日均漲跌幅持續收窄、股市日均成交量能的持續低迷以及市場賺錢效應難以持續等,這也是近期股市的真實寫照,而2017年股市維持這樣的運行特征,雖然維系了市場的穩定性,大大降低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但因市場過于沉悶,容易持續降低股市的投資活力。但,從市場釋放出來的信號來觀察,股市仍處“療傷”過程,實現穩中有升也許是最好的結果,而期盼年內股市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整體概率也并不高。
或許,對于投資者而言,今年股市賺錢的難度也再一次提升,而憑借一定的股票市值,乃至長期堅守穩定性極高、股息率穩定的低價藍籌股,來完成申購新股的目標,也許是今年安全性最高、最容易實現盈利的投資策略。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今天(30日)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6-2017)》。報告指出,全國35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房價估值過高的風險。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今天(30日)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6-2017)》。報告指出,全國35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房價估值過高的風險。
2016年10月30日,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暨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發布會在京召開,《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正式發布。蒙牛集團在中國乳品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2016)中排名榜首。
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上升周期,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從2015年6月份開始轉正,房價總體水平逐步攀升,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下滑也在2016年年初開始有了明顯回升。
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在6.6%至6.8%之間,房地產低迷至少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將繼續回落。
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在6.6%至6.8%之間,房地產低迷至少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將繼續回落。
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在6.6%至6.8%之間,房地產低迷至少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將繼續回落。
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第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仍面臨去庫存壓力,去庫存仍是市場主基調。
昨天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東城區簽約,支持建設北京五中教育集團。社科院12類人文學科將對學生開放,專家、博導將走進中學,為中學教師、學生進行培訓及學科指導。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工資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此前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網友發問“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昨天,中國社科院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3)》發布暨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報告稱,2011年6月,網絡爆出“郭美美炫富”事件,牽帶出中國紅十字會內部管理的諸多問題,同時引爆公眾對擁有政府背景的慈善公益組織乃至整個公益慈善界的公信力危機。
致力于咨政建言、研究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省級社科院,發現自己慢慢被擠到了(或依然處在)省委、政府智庫群的外圍,日益邊緣化。今年的全國地方社科院院長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受邀為大家介紹該院于2011年啟動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包括人事、科研、經費配置等方面的創新。
近日,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在京發布了其最新的2013年秋季報告。報告指出,要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報告建議加快在全國推行房產稅,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1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主編的《境遇、態度與社會轉型——80后青年的社會學研究》在京發布,該書結合多個大型數據庫,涉及在校大學生、畢業生等多個群體,涵蓋教育、就業、文化、消費等專題,從社會學視角對80后青年在社會轉型背景下進行全面呈現。李春玲認為,80后群體內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大學生群體和接受過優質高等教育的精英群體為其中三個典型子群體,需要進一步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