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3月20日,101歲的戴維·洛克菲勒去世。此事之所以成為全球媒體昨日關注的焦點,顯然并不是因為他享有“全球最長壽億萬富豪”的稱號。
從財富上來看,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傳人,身家不過32億美元,僅僅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03位。即便算上家族財富,凈資產也不過110億美元,早已不復富可敵國的往日榮光。要知道,70年前老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可以占到美國GDP的1/65,按照現在的比例折算相當于3000億美元以上,被認為是人類近代史上的首富。
很多人認為,戴維·洛克菲勒之所以可敬,正是因為他沒有去拼命壯大自己的財富帝國。但是,他留給世界的遺產,卻遠遠超過了自己的身家財富,因為他繼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企業家精神。
洛克菲勒家族的企業家精神,其中有美國式的創新和創富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家對外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內傳承的家族文化和家族精神。當一個企業做大做強之后,必然面對如何調整企業和社會的關系,以及如何實現家族代際傳承的問題。
這樣的關系和這樣的問題,正是中國很多民營企業家當前正要面對和解答的課題。在這個意義上,戴維·洛克菲勒留給世界的遺產,可以帶給中國企業家更多的啟示。
盡管戴維的祖父老約翰·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說,“我的名譽不是虛名,是血汗澆鑄的王冠”,他堅信自己“裝在我口袋里的每一分錢都是干凈的,我之所以成為富人,是我超群的心智和強烈的事業心得到的回報”,但實際上,壟斷的石油帝國始終免不了“原罪”的追問。為了消解他的家族在民眾眼中的財富原罪印象,老洛克菲勒表示要“把錢返還給社會,造福我的同胞”。
正是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老洛克菲勒和鋼鐵大王卡耐基成為現代慈善捐助的先驅。洛克菲勒基金會于1913年成立,老洛克菲勒一生捐款總額高達5億美元,超過其一半身家。回饋社會,也成為洛克菲勒家族的傳統。
戴維·洛克菲勒繼續了這樣的傳統,他也承諾會將自己過半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而在他的一生中,已經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大學捐贈近20億美元。
從比爾·蓋茨到巴菲特,再到扎克伯格,美國大多數企業家熱衷慈善,也繼承和發揚了這樣的傳統。今天中國的富豪和民營企業家,同樣面臨當年洛克菲勒式的追問,即當他們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需要回頭看看收入差距的現實,為改善和增進整個社會的福利作出更多努力。
正如戴維·洛克菲勒所說,一個擁有巨大社會財富的人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這不僅在于他們有更多的財富,可以回饋社會;更在于他們有企業家的能力,可以讓錢花在刀刃上。
根據福布斯研究,中國是全球產生富豪第二多的國家,僅次于美國。然而,根據胡潤2014年的報告,中國排名前100的慈善家慈善捐款總額為8.9億美元,與美國排名前100名慈善家77億美元的捐款總額相差甚遠。這種差距,實際上也體現了社會責任感的差距。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的慈善事業顯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戴維·洛克菲勒的另一項遺產是企業家精神的家族傳承。盡管洛克菲勒早已不再具有世界首富的地位,但家族的財富帝國并沒有沒落,而且已經繁盛了6代,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這不得不算是一個傳奇。而這樣的財富家族在美國并不罕見,洛克菲勒只是一個典型的標本。
“富不過三代”是中國的一句民諺,也是歷史上很多財富家族的通病——第一代胼手胝足打拼,第二代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三代就泯然眾人也——而隨著歷史進步,當今具備了嶄新企業家精神的財富傳承者們,能否改變“富不過三代”的舊面貌,核心就在于能否保留企業家精神的真諦,而這一點,不是家族基因決定的,更多是家族文化決定的。
洛克菲勒家族的創始人老約翰,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的道理,因此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其名言是“從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他的兒子小約翰選擇了以信托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后代,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意味著既有價值觀的傳承,也有制度的支撐,而且要保證后代有企業家精神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實力擔任一定職務。
戴維·洛克菲勒就是洛克菲勒家族企業家精神的傳承者。他去世所留下的,同樣還是這樣的企業家精神。對當代的中國企業家來說,這樣的精神同樣難能可貴。
劉益謙連刷24次銀行卡,然后用價值2.8億元人民幣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喝茶。劉益謙和妻子王薇坐擁兩座美術館,收藏門類包括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紅色經典繪畫、當代繪畫、當代雕塑、裝置藝術以及古董等等。
8月23日,馮侖在亞布力論壇上戲說“新常態”。
8月23日,萬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在在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夏季論壇上戲說“新常態”。馮侖表示,從企業經營環境來看,其實我們很容易看常態和新常態。第一件事看誰掙錢,常態下,比如說很牛的人掙錢,咱們掙不著錢。
中國的企業家,正在經歷一個轉型的過程,即從“暴發戶”轉為“新貴”。《新民周刊》:從城市來看,深圳這一年超越上海,重新回到最多企業家居住的城市第二;北京仍然第一,且人數增長迅速。
企業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美國國務卿克里在北京參加APEC會議期間,抽空會見了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等10位中國企業家。可見克里對中國投資者的重視。
5月8日,招商銀行正式宣布馬蔚華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田惠宇接任。